檢測人T細胞的特異性抗原,曾采用抗人腦、抗人胸腺細胞和抗人T細胞等抗血清,通過細胞毒試驗或免疫熒光染色加以鑒定。自抗白細胞分化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問世以來,上述諸多方法均被新方法取而代之。常用以鑒定和檢測計數T細胞的表面分化抗原如表21-1所示。
表21-1 T胞表面主要CD抗原及其特異性
CD抗原 | 特 異 性 |
CD2 | E受體、全部T細胞和部分NK細胞 |
CD3 | 成熟T細胞 |
CD4 | T(輔助/誘導)細胞、Mφ、HIV受體 |
CD8 | T(殺傷/抑制)細胞、NK細胞的亞型 |
CD25 | 活化T細胞、IL-2受體 |
用單克隆抗體檢測T細胞表面抗原的方法有兩大類,一類是用標記抗體著染,如免疫熒光法、酶免疫法、生物素-親和素(或鏈霉親和素)系統的ABC法以及免疫金銀染色法;另一類是用抗體致敏的紅細胞作花環試驗。兩類方法各有優缺點。以下敘述有代表性的方法。
(一)間接免疫熒光法
本法是將分離獲得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分別與抗相應CD的單克隆抗體(如CD2、CD4、CD8)結合后,洗去游離的抗體,繼加熒光素標記的抗小鼠IgG抗血清,經溫育結合后,洗去多余的標記抗體,取樣制片,用熒光顯微鏡觀察并計數約200個單個核細胞,以熒光陽性細胞與計數細胞總數之比,求得相應CD抗原陽性的T百分率。如有條件,細胞經熒光標記抗體著染后,用流式細胞儀計數,快速而準確,但需要較多的投資,難以普及應用。
(二)免疫細胞化學法
通常用酶免疫檢測法,如APAAP酶免疫橋聯法。為減少非特異性著染,可選用生物素-鏈霉親和素系統試劑作ABC法染色。該類方法可用普通顯微鏡觀察,凡呈棕黃色的細胞為相應CD抗原陽性細胞,計其占總淋巴細胞的百分率。本法簡便易行,不需特殊儀器,一般試驗室均可采用。
(三)抗體致敏細胞花環法
用相應的CD單克隆抗體致敏醛化的紅細胞作為指示物,它與受檢的細胞混勻后,置室溫片刻,繼經低速離心,移放室溫作短期溫育或4℃過夜后,重懸取樣涂片染色鏡檢。凡受檢細胞周圍粘附有3個或更多紅細胞的判為花環形成細胞,共計數100~200個細胞,以花環形成數與計數細胞總數之比為相應CD抗原陽性細胞的百分率。本法需有相應的致敏紅細胞試劑,受影響的因素較前兩法多。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