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體對某種抗原的刺激不表現出免疫應答的現象稱為免疫無應答性(unresponsiveness)。這種狀態主要由兩種原因引起:一為機體的免疫系統異常,例如免疫缺陷病(見第二十七章);二是特異性免疫不反應,即免疫耐受性(immunetolerance)。免疫耐受產生的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與抗原的性質和劑量、免疫刺激的途徑和時相、以及機體的免疫狀態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參見第七章);所有不利于產生免疫應答的條件均可能誘導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一種重要的生理現象,不論是在基礎理論研究還是臨床醫學實踐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可以用誘導免疫耐受的措施緩解變態反應、抑制器官排斥反應、治療自身免疫病等。
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對宿主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不產生免疫應答,這種現象稱為自身免疫耐受(autoimmunetolerance)。自身耐受是維持機體免疫和諧的重要因素,其機制與胚胎期的免疫接觸有關。根據Burnet的克隆選擇學說,在胚胎期或新生期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時,抗原刺激不會引起免疫應答,而只會引起相應淋巴細胞克隆的永久性抑制,被抑制的細胞群稱為禁忌克隆。一般情況下,在胚胎期免疫系統能夠接觸到的抗原都是自身物質;另一方面,也幾乎所有的可暴露性自身抗原都在胚胎期接觸過免疫系統,所以出生后免疫系統對自身抗原表現為天然耐受狀態。
當某種原因使自身免疫耐受性削弱或破壞時,免疫系統就會對自身成分產生免疫應答,這種現象稱為自身免疫(autoimmunity)。微弱的自身免疫并不引起機體的病理性損傷,在許多正常人血清中可發現多處微量的自身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這種自身免疫現象隨著年齡遞增而愈加明顯,在70%以上的正常老年人血清中可查出自身抗體。這些低度的自身抗體能促進體內衰老殘疾細胞的清除,幫助吞噬細胞完成免疫自穩效應,以保持機體生命環境的穩定。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