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慢性呼吸衰竭以支氣管-肺疾病所引起者為常見
二、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
(一)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發生機制
1、通氣不足。
2、通氣/血流比例失調。
3、肺動一靜脈樣分流。
4、彌散障礙。
5、氧耗量增加。
(二)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對機體的影響
1、對中樞神經的影響
2、對心臟、循環的影響
3、對呼吸影響
4、對肝、腎和造血系統的影響
5、對酸堿平衡和電解質的影響
三、臨床表現
(一)呼吸困難 呼吸頻率、節律和幅度發生改變。
(二)發紺 是缺氧的典型表現。
(三)神經精神癥狀
急性缺氧可出現精神錯亂、狂躁、昏迷、抽搐等癥狀。
慢性缺氧多表現為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礙。
C O2潴留常表現為先興奮后抑制的現象、可發生肺性腦病。
(四)血液循環系統
(五)消化和泌尿系統癥狀 肝功能異常、蛋白尿、上消化道出血
四、診斷
(—)呼吸系統慢性疾病或其他導致呼吸功能障礙的病史。
(二)有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的臨床表現。
(三)動脈血氣分析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P O2>50mmHg。
五、治療
(—)建立通暢的氣道 清理口咽部分泌物、協助排痰、給予支氣管擴張劑,必要時,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建立人工氣道。
(二)合理的氧療
1、缺氧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療 應給予較高濃度吸氧(>35%),使Pao2提高到60mmHg或SaO2在90%以上。
2、缺氧伴明顯二氧化碳潴留的氧療 氧療原則應低濃度<35%持續給氧。
(三)增加通氣量,減少CO2潴留
1、呼吸興奮劑 氣道堵塞嚴重的患者不宜使用呼吸興奮劑
2、機械通氣 機械通氣是搶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
宜盡早進行機械通氣:①意識障礙,呼吸不規則;②氣道分泌物多且有排痰障礙;③有較大的嘔吐反吸的可能性;④全身狀態較差,疲乏明顯者;⑤嚴重低氧血癥或(和)CO2潴留,達危及生命的程度;⑥合并多器官功能損害。
(四)糾正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
1、呼吸性酸中毒 改善肺泡通氣,一般不宜補堿。
2、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
積極治療代謝性酸中毒的病因,適量補堿
3、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堿中毒
防止發生堿中毒的醫源性因素和避免CO2排出過快,適量補氯和補鉀。
(五)抗感染治疔
(六)合并癥的防治
(七)營養支持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