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病因
1、任何泌尿系統疾患最終能導致腎臟結構和功能受到損害均可引起慢性腎衰竭。
2、在我國最常見引起慢性腎衰竭的病因按順序為原發性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狼瘡性腎炎、高血壓腎病和多囊腎等。
二、臨床分期
肌酐清除率可作為慢性腎衰竭分期的指標,有利于對病人作出適當的處理。
(—)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1、腎單位受損未超過正常的50%
2、肌酐清除率50~80ml/min)
3、血肌酐維持在正常水平,無任何臨床癥狀。
(二)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1、腎單位受損超過50%
2、肌酐清除率50~20ml/min,血肌酐達133~442umol/L(2~5mg/d1),血尿素氮超過7.1mmol/L(2omg/dl)
3、病人可有無力、納差、輕度貧血等
(三)腎功能衰竭期
1、血肌酐升到442~707umol/L(5~8mg/d1),肌酐清除率降低到20~10ml/min,血尿素氮上升達17.9~28.6mmoL/L(50~80mg/dl)
2、病人出現貧血、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
(四)尿毒癥期
1、血肌酐達707umol/L(8mg/d1)以上,肌酐清除率降到10ml/min以下,血尿素氮超過28.6mmol/L(80mg/d1)
2、病人有明顯的酸中毒、貧血及嚴重的全身各系統癥狀。、
三、腎功能不全加重的誘因與惡化進展的機制
(一)腎功能不全加重的誘因
可逆性因素:最常見的是血容量不足,各種感染,血壓增高,尿路梗阻及不適當藥物的應用等。
(二)腎功能不全惡化進展的機制
1、健存腎小球血流動力學變化 剩余腎小球起到代償作用,毛細血管內灌注增多、壓力增高、濾過增加,即所謂三高(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導致部分腎小球硬化。
2、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 引起蛋白尿,造成系膜及腎小球上皮細胞的損害以及小管間質損害。最終導致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及間質纖維化。
3、其他 腎小管的高代謝及脂質代謝異常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衛生資格欄目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