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生活習慣的改變使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并且活動量減少,糖尿病的發病率愈來愈高,2003年糖尿病患病率達7%,2010年將增至14%[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視神經病變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F將我院1999年12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306例609只眼糖尿病視神經病變或合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進行視力、裂隙燈、散瞳眼底及視網膜熒光血管造影等檢查及治療和預后進行總結,F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999年12月至2006年4月間在我院行眼科檢查發現有糖尿病視神經病變的患者306例609只眼,其中男性患者198例,女性患者108例。年齡在26歲~79歲,平均年齡58.5歲,患者均經內科確診糖尿病,并經眼科視力、裂隙燈、散瞳直接和(或)間接眼底檢查及視網膜熒光血管造影檢查。
1.2 方法 詳細了解患者糖尿病發病史及眼部病變發病史、發病時間、主要癥狀,常規作眼科檢查: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或小孔鏡視力、裂隙燈檢查、散瞳直接眼底或間接眼底檢查、視網膜熒光血管造影以及血糖檢查。然后給患眼球后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0.3ml,1次/d,連用1周后,改為球后注射甲基強的松龍注射液20mg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0.3ml,3d/次,連用4次后,再改為球后注射得保松注射液1ml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0.3ml,1次/周,連用2周后,再改為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20mg加2%利多卡因注射液0.3ml,1次/d,連用2次~3次。當合并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需要進行光凝時,則配合進行視網膜氪激光光凝術,同時請內科嚴格控制血糖達標,如此進行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患者的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或小孔鏡視力、裂隙燈檢查、散瞳直接眼底或間接眼底(當屈光不很清晰,直接眼底檢查不清時)檢查以及視網膜熒光血管造影。
2 結果
2.1 609只眼中視力明顯下降321只眼,占52.7%[輕度下降260只眼,占42.7%;未見視力障礙28只眼,占5%.視網膜熒光血管造影:視盤熒光充盈遲緩者465只眼占76.4%;視盤熒光素滲漏者328只眼,占53.9%[視盤新生血管169只眼,占27.8%;伴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535只眼,占87.8%.
2.2 經過糖皮質激素局部治療1個療程后,視力明顯提高者296只眼,占視力明顯下降患者的92.2%;視盤熒光充盈遲緩改善者282只眼,占視盤熒光充盈遲緩患者的60.6%;視盤熒光素滲漏減輕或消失者298只眼,占視盤熒光素滲漏患者的90.9%;視盤新生血管消退者126只眼,占視盤新生血管患者的74.6%.
3 討論
糖尿病視神經病變是糖尿病較為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其對視力的損害在早期及時治療后可以得到改善或控制,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患眼的視神經一旦發生不可逆性的萎縮,則視功能將會明顯損害。糖皮質激素可以緩解視神經的缺血狀態,改善視神經的血液供應,并且可以緩解因缺血造成的視神經功能損害。另外視盤新生血管會造成眼底大出血而使視功能喪失,配合全視網膜氪激光光凝術可使視盤新生血管萎縮而減少出血失明的危險。糖尿病視神經病變的發病率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嚴重程度而有增加趨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越嚴重,發生糖尿病視神經病變的可能性越大[2],故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各期都要注意有無糖尿病視神經病變,以便早期及時治療。
參考文獻:
[1] 第17屆國際糖尿病大會簡介[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1,9:6062.
[2] 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5,12:12691274.
相關推薦:考前必看:2010年衛生資格考試必知注意事項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