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型頭痛
【概述】
緊張型頭痛是原發性頭痛中最常見的類型。以往曾稱功能性頭痛或官能性頭痛(神經癥)、肌肉收縮性頭痛、緊張性頭痛。發病年齡:可始于任何年齡,但40%始于兒童期及青少年期。
【臨床表現】
起病多在30歲前后,女性多于男性。緊張型頭痛的性質為非搏動性、鈍痛、脹痛、壓迫感和緊束感等。定位多為雙側,枕頸部、額顳部或全頭部,以眼肌、顳肌和頸肌處不適感最重。在下午或傍晚較重,通常每天均有發生,可持續數天,數周或數月,不伴有惡心、嘔吐、畏光、畏聲癥狀,也元視覺先兆。常伴有頸部、顳肌、咬肌壓痛。檢查除偶然查得肌肉痙攣外,多無其他發現。患者常伴有頭昏、睡眠障礙、焦慮和抑郁癥狀。
【診斷要點】
(一)診斷
緊張型頭痛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應排除各種器質性疾病以及抑郁或焦慮等精神或心理障礙。
(二)診斷標準(表7—6)
表7-6發作性緊張型頭痛的診斷標準
A.至少以前有10次頭痛發作需符合B~D所列標準。這種頭痛發作的數目(以日計):<180日/年 (<15天/月)
B.頭痛持續30分鐘到7天
C.至少具備下列疼痛特征中的2項:
(1)壓迫或緊束感(非搏動性)性質
(2)嚴重性為輕度或中度(干擾但不妨礙日常活動)
(3)兩側性
(4)行走、上下樓梯或相似的日常體力活動時頭痛不加重
D.需具備下列2項:
(1)無惡心或嘔吐(厭食可出現)
(2)畏光和畏聲缺如,或是只有1項
E.至少需具備以下1項:
(1)病史和(或)身體檢查和(或)神經系統檢查結果無任何繼發性頭痛疾病的線索
(2)病史和(或)神經系統檢查結果提示有1種繼發性頭痛疾病的線索,但經進一步檢查能將其排除
(3)存在1種繼發性頭痛疾病,但頭痛不是首次發作,首次發作時間和該病的發生完全無關
【治療方案及原則】
(一)綜合治療
不能單純依靠藥物治療,應進行綜合治療,包括心理治療、松弛療法,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運動、理療、按摩、針刺等。
(二)常用藥物
1.鎮痛藥物不可長期服用及每天服用,以避免藥物依賴及引起藥物依賴性頭痛和止痛藥造成的不良反應,更不宜長期服用非處方(OTC)復方鎮痛劑。
2.抗抑郁藥物常用的有阿米替林、多塞平(多慮平)、黛力新(二鹽酸氟哌噻噸和鹽酸四甲蒽丙胺合劑),以及新一代的選擇性5一HT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舍曲林和左洛復等。
3.鎮靜和抗焦慮藥 以苯二氮革類為首選,如艾司唑侖(舒樂安定)、勞拉西泮、硝西泮和地西泮等。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