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根據全身情況,首先對休克及各種危及生命的合并癥進行處理。
(一)休克的防治。患者因腹膜后大量出血,常合并休克。應嚴密觀察進行輸血、輸液、骨盆骨折的輸血可多達數千毫升,若經積極搶救大量輸血后,血壓仍繼續下降,未能糾正休克,可考慮結扎一側或兩側髂內動脈,或經導管行髂內動脈栓塞術。
(二)膀胱破裂可進行修補,同時作恥骨上膀胱造瘺術。對尿道斷裂,宜先放置導尿管,防止尿外滲及感染,并留置導尿管直至尿道愈合。若導尿管插入有困難時,可進行恥骨上膀胱造瘺及尿道會師術。
(三)直腸損傷,應進行剖腹探查,做結腸造口術,使糞便暫時改道,縫合直腸裂口,直腸內放置肛管排氣。
(四)骨盆骨折的處理
1. 對骨盆邊緣性骨折。只需臥床休息。髂前上棘骨折病人置于屈髖位;坐骨結節骨折置于伸髖位。臥床休息3~4周即可。
2.對骨盆單環骨折有分離時,可用骨盆兜帶懸吊牽引固定。骨盆兜帶用厚帆布制成,其寬度上抵髂骨翼,下達股骨大轉子,懸吊重量以將臀部抬離床面為宜。5~6周后換用石膏短褲固定。
3.對骨盆雙環骨折有縱向錯位時,可在麻醉下行手法復位。復位方法是病人仰臥時,兩下肢分別由助手把持作牽引,用寬布帶襯厚棉墊繞過會陰部向頭側作對抗牽引,術者先將患側髂骨向外輕輕推開,以松介嵌插,然后助手在牽引下將患側下肢外展,術者用雙手將髂骨嵴向遠側推壓,矯正向上移位,此時可聽到骨折復位的“喀嚓”聲,病人改變健側臥位,術者用手掌擠壓髂骨翼,使骨折面互相嵌插。最后病人骶部和髂嵴部墊薄棉墊,用寬15~20厘米膠布條環繞骨盆予以固定。同時患肢作持續骨牽引。3周后去骨牽引,6~8周后去固定的膠布。固定期間行股四頭肌收縮和關節活動的鍛煉。三個月后可負重行走。
4.對有移位的骶骨或尾骨骨折脫位可在局麻下,用手指經肛門內將骨折向后推擠復位。陳舊性尾骨骨折疼痛嚴重者,可在局部作強地松龍封閉。
5.髖關節中心性脫位,除患肢作骨牽引外,于大粗隆處宜再作一側方牽引。予以復位。
6.對累及髖臼的錯位性骨折,手法不能整復時,應予以開放復位內固定,恢復髖臼的介剖關節面。
(五)骨盆傷的分級治療
1.連營主要是急救,對傷口包扎止血,給予止痛和抗感染藥物,盡快后送。
2. 團救護所,積極抗休克,輸血或輸液。對尿潴留的處理,試行留置導尿管,如失敗則行恥骨上膀胱穿刺術排尿。
3.師救護所和一線醫院,除抗休克外,進行優先處理危急病人生命的合并癥,并對骨盆骨折及時處理。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