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年骨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要點匯總
肱骨干骨折病因
直接暴力、間接暴力、旋轉暴力均可致該骨骨折。
1.直接暴力
如打擊傷、擠壓傷或火器傷等,多發生于中1/3處,多為橫行骨折、粉碎骨折或開放性骨折,有時可發生多段骨折。
2.間接暴力
如跌倒時手或肘著地,地面反向暴力向上傳導,與跌倒時體重下壓暴力相交于肱骨干某部即發生斜行骨折或螺旋形骨折,多見于肱骨中下l/3處,此種骨折尖端易刺插于肌肉,影響手法復位。
3.旋轉暴力
如投擲手榴彈、標槍或翻腕賽扭轉前臂時,多可引起肱骨中下1/3交界處骨折,所引起的肱骨骨折多為典型螺旋形骨折。
肱骨干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肌肉附著點不同,暴力作用方向及上肢體位的關系,肱骨干骨折可有不同的移位情況。如骨折于三角肌止點以上者,近側骨折端受到胸大肌、大圓肌和背闊肌的牽拉作用向內側移位;遠側骨折端因三角肌的牽拉的作用而向外上移位。如骨折于三角肌止點以下者近側骨折端因受三角肌和喙肱肌的牽拉作用而向外向前移位;遠側骨折端受到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牽拉作用,而發生向上重疊移位。如骨折于下1/3部,由于傷員常將前臂懸吊胸前,引起遠側骨折端內旋移位。手法整復時均要注意糾正。
臨床表現
1.疼痛
表現為局部疼痛及傳導叩痛等,一般均較明顯。
2.腫脹
完全骨折,尤其粉碎型者局部出血可多達200毫升以上,加之創傷性反應,因此局部腫脹明顯。
3.畸形
在創傷后,患者多先發現上臂出現成角及短縮畸形,除不完全骨折外,一般多較明顯。
4.異常活動
多于傷后立即出現。
5.血管神經損傷癥狀體征
患者神經干緊貼骨面走行,甚易被擠壓或刺傷;周圍血管亦有可能被損傷。因此在臨床檢查及診斷時務必對肢體遠端的感覺、運動及橈動脈搏動等加以檢查,并與對側對比觀察。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