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闌尾炎的特點和處理原則
1.闌尾位置被增大的子宮推擠而向外上移位,疼痛及壓痛位置不典型。
2.大網膜被子宮推擠及阻擋,不易下移包裹局限感染,而使感染不易控制,易擴散。
3.妊娠使盆腔充血,感染發展快,易出現壞疽和穿孔。
4.感染刺激,可導致早產和流產,也可導致胎兒缺氧、死亡。
5.妊娠應用抗生素及其他藥物應慎重,甲硝唑禁用。
6.積極手術治療,<3個月和>7個月的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患者尤其要慎重,因此時不論手術與否均易引起流產或早產,應于產科協商和向患者家屬交代病情后積極手術治療,非此期患者,均應積極手術。
7.手術盡量減少刺激,圍術期加用黃體酮,盡量不用腹腔引流。臨產期的急性闌尾炎如并發穿孔或全身感染癥狀嚴重時,可考慮行剖宮產術,同時切除病變闌尾。
急性闌尾炎的病理類型
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 腹痛輕、無發熱或低熱,WBC<15×109/L;為病變早期,闌尾管腔出現梗阻因素,闌尾各層均有水腫和中性粒細胞浸潤,黏膜表面有小潰瘍和出血點。
2.急性化膿性闌尾炎 腹痛劇烈、發熱,WBC>16×109/L;此時炎癥加重,闌尾腫脹明顯,漿膜高度充血,有膿性滲出物附著。
3.急性壞疽性闌尾炎伴闌尾穿孔 腹痛范圍廣、劇烈,可出現彌漫性腹膜炎,發熱,WBC>16×109/L,穿孔時可有氣腹;大體病理上可見闌尾管壁壞死或部分壞死,呈紫黑色或黑色,可發生穿孔。
4.闌尾周圍膿腫 急性闌尾炎病程超過3天(短者可于8小時后),持續高熱,腹痛持續存在,但常不劇烈,右下腹可觸及有壓痛的包塊,WBC居高不下。急性闌尾炎化膿壞疽時,大網膜可移至右下腹,將闌尾包裹并形成粘連,出現炎性包塊或形成闌尾周圍膿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