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擴張的病因、臨床表現和處理
(一)病因
現在兩種學說:一種認為是由于腸系膜上動脈和小腸系膜將十二指腸橫部壓迫于脊柱和主動脈上所致;另一種認為是由于胃、腸壁原發性麻痹所致。
(二)臨床表現及處理
初期患者僅感覺無食欲、上腹膨脹和惡心,很少有劇烈腹痛,隨后出現嘔吐,量逐漸增加,且毫不費力,嘔吐液常為典型的深棕綠色渾濁液體,后呈咖啡渣樣,潛血試驗為強陽性,無糞便臭味,嘔吐后腹脹不適并不減輕,胃內仍存有大量液體。急性胃擴張一般采用禁食、胃腸減壓、改變臥姿、輸液矯正脫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若保守治療無效或懷疑有壞死、穿孔應進行手術治療。
胃部良性腫瘤的臨床表現、鑒別診斷
良性腫瘤約占胃腫瘤的2%,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源于胃壁黏膜上皮組織的腺瘤或腺瘤性息肉;另一類為來自胃壁間葉組織的平滑肌瘤、纖維瘤、脂肪瘤、血管瘤等。好發于男性,以中老年居多,臨床上常無癥狀,多在X線鋇餐檢查或手術時偶然發現,也有因發生并發癥而出現癥狀。在X線鋇餐檢查時,胃良性腫瘤常不易與惡性腫瘤鑒別,因此胃鏡檢查對良性腫瘤的診斷以及確定有無早期惡變有重要作用。處理上應積極采用外科治療。
胃癌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1.臨床表現 早期胃癌常無明顯癥狀,疼痛和體重減輕是進展期胃癌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并有食欲缺乏、消瘦、乏力及嘔血、黑便等。
2.診斷胃癌的主要檢查方法
(1)X線鋇餐檢查:常見氣鋇雙重造影,通過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觀察作出診斷。早期胃癌,主要改變為黏膜相異常,進展期胃癌的形態與胃癌大體分型基本一致。
(2)胃鏡檢查:可通過活組織檢查確診,并明確病理類型。
(3)超聲波診斷:目前在臨床上已受到重視。
(4)螺旋CT與PET檢查:有助于胃癌的診斷與術前臨床分期。
3.主要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除確有遠處轉移或惡病質外,應爭取及早剖腹探查,行胃癌根治手術。根治手術的原則是:按腫瘤位置整塊切除胃的大部或全部,以及大、小網膜和局屬淋巴結,并重建消化道。根據胃周淋巴結清楚范圍,可分為D0-3站清除。晚期胃癌伴幽門梗阻者,可行胃空腸吻合術。
(2)化學治療:常用的化學藥物有氟尿嘧啶(5-FU)、絲裂霉素C(MMC)、順鉑(CDDP)、阿霉素(ADM)、替加氟(FT207)等。化療方案有:FAM、MF、ELP方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