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匯總
潰瘍病大出血
潰瘍病大出血的臨床表現
急性大嘔血或黑便,多數患者僅有柏油樣黑便。便血時患者感到乏力、身軟、雙眼發黑、心慌,甚至暈厥。失血短期內超過400ml時,可出現面色蒼白、口渴、脈快有力、血壓正常或偏高的循環代償現象。失血量超過800ml時,可出現明顯的休克表現。腹部檢查無明顯體征。
潰瘍病大出血的鑒別診斷
(1)門脈高壓癥出血:多有肝炎或血吸蟲病史,或以往經X線檢查證實有食管靜脈曲張。出血兇猛,以嘔血為主,一次可達500~1000ml,常引起休克,并可在短期內反復嘔血。
(2)應激性潰瘍出血:患者多有酗酒、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或類固醇激素等藥物史,或發生在接受大手術、嚴重創傷或燒傷、患有危重疾病的患者。患者既往多無潰瘍病史,而突然發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多呈間歇性。
(3)膽道出血:主要由肝內局限性感染、肝腫瘤、肝外傷引起。在臨床上表現為突發上腹或劍突下疼痛,隨后出現嘔血或便血,以便血為主,出血量較少。患者還可有寒戰、高熱、黃疸。發作常呈周期性,間隔期一般為1~2周。
(4)胃癌出血:癌組織侵蝕血管可引起大出血。有時出血兇猛可引起休克。
潰瘍病大出血的檢查方法
1.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值、血細胞比容均呈進行性下降。
2.纖維胃鏡檢查纖維胃鏡為上消化道出血檢查的首選,應在出血后6~12小時內進行,如檢查時間超過12小時,則可因出血停止,黏膜愈合不易被發現。
3.選擇性動脈造影對診斷胃潰瘍出血部位有較高的準確性,出血速度在0.5~2ml/min即可顯示出來。如血管造影顯示為胃左動脈分布區的多數小出血點可采用經胃左動脈灌注血管收縮劑進行止血;而當證實為大的血管出血時則應早期手術治療。
潰瘍病大出血的手術指征
(1)出血甚劇,短期內即出現休克。
(2)經短期(6~8小時)輸血(>800ml)后,而血壓、脈搏及一般情況仍無好轉;或雖一度好轉,但停止輸血或減慢輸血速度后,病情又迅速惡化;[醫學|教|育網]或在24小時內輸血超過1000ml才能維持血壓和紅細胞比容。
(3)近期曾發生過類似大出血或并發急性穿孔或瘢痕性幽門梗阻。
(4)正在接受胃、十二指腸潰瘍藥物治療的患者發生了大出血。
(5)年齡超過60歲或伴有動脈硬化癥的患者發生潰瘍大出血。
(6)胃鏡檢查發現動脈搏動性出血。
潰瘍病大出血的手術方法
①包括潰瘍在內的胃大部切除術。如術前未經內鏡定位,術中可切開胃前壁,明確出血潰瘍的部位,縫扎止血同時檢查是否有其他出血性病灶。
②對十二指腸后壁穿透性潰瘍出血,先切開十二指腸前壁,貫穿縫扎潰瘍底的出血動脈,再行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加胃竇切除或幽門成形術,或作曠置潰瘍的畢II式胃大部切除術外加胃十二指腸動脈、胰十二指腸上動脈結扎。
③重癥病人難以耐受較長手術時間者,可采用潰瘍底部貫穿縫扎止血方法。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