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點擊查看:2022年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考點匯總
髖關節脫位
1.髖關節后脫位的典型表現
(1)有明顯外傷史,通常暴力很大。
(2)有明顯的疼痛,假關節不能活動。
(3)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4)可以在臀部摸到脫出的股骨頭,大粗隆上移明顯。
(5)部分病例有股骨頭壓迫坐骨神經損傷表現,大都為挫傷,2~3個月后會自行恢復。持續受壓使神經出現不可逆病理變化。
2.髖關節前脫位的典型表現:
髖關節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3.髖關節中心脫位的典型表現:
患肢縮短情況由股骨頭內陷的程度決定;由于后腹膜間隙內出血甚多,可以出現失血性休克。
4.髖關節后脫位治療
(1)復位時間:最好盡可能在24小時內完成。
(2)復位方法:主要有Allis法(提拉法),病人仰臥于地上,一助手蹲下用雙手按住髂嵴以固定骨盆。術者面對病人站立,屈髖屈膝90°,然后雙手握住患者的腘窩作持續牽引,待肌松后,外旋,便可復位。復位成功后,患肢作皮膚牽引或穿丁字鞋固定于中立位2~3周。不必石膏固定。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