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年初級中藥師考試輔導匯總
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蒿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成分有6,7-二甲氧基香豆素、綠原酸、咖啡酸、茵陳色原酮、對羥基苯乙酮及揮發油,油中含茵陳炔酮等。
茵陳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藥理作用」
1.與功效主治相關的藥理作用
茵陳具有清濕熱、退黃疸之功效。
(1)利膽
臨床應用與動物實驗表明,茵陳有明顯的利膽退黃作用。茵陳可使膽石癥病人膽汁流量明顯增加,膽汁中膽固醇含量降低,可預防膽固醇結石的形成。無論對正常實驗動物,還是對CCl4所致肝損傷大鼠,均有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作用。茵陳利膽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茵陳香豆酸A、B及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陳色原酮、茵陳黃酮、茵陳二炔、茵陳二炔酮、茵陳炔內酯、綠原酸、咖啡酸、對羥基苯乙酮等。
(2)保肝
茵陳煎劑對CCl4所致動物實驗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能降低血清轉氨酶活性,減輕肝細胞腫脹、氣球樣變、脂肪變和壞死程度。茵陳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陳黃酮等成分均有保肝作用。保肝作用機理可能為:誘導肝藥酶、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保護肝細胞膜的完整和促進肝細胞的再生。
(3)抗病原微生物
茵陳蒿有較強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牛型及人型結核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病原性絲狀體,以及黃曲霉菌、雜色曲霉菌等皮膚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茵陳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茵陳炔酮、對羥基苯乙酮和其他揮發油成分。
(4)降血脂與抗動脈粥樣硬化
茵陳能使高血脂動物血清膽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主動脈壁中膽固醇含量明顯降低,動脈壁粥樣硬化斑塊病變減輕。
(5)解熱、鎮痛、抗炎
茵陳對傷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體溫升高均有明顯解熱作用,茵陳中6,7-二甲基七葉苷元對熱板法和醋酸扭體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鎮痛作用,并對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跖關節腫脹程度有抑制作用。
2.其他藥理作用
抗腫瘤
茵陳水煎劑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和移植MethA細胞有抑殺作用,能延長荷瘤小鼠的存活時間。茵陳中茵陳色原酮和薊黃素具有顯著抑制Hela細胞和Ehrlich腹水癌細胞增殖作用。另外,茵陳水煎劑對致癌劑——黃曲霉毒素B,(AFBl)的致突變作用有顯著抑制,并呈劑量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效應關系。茵陳水煎劑還對亞硝酸鈉和N-甲基芐胺誘導的SD大鼠食道上皮的增生性病變和骨髓微核突變有抑制作用,并能減少實驗性食道腫瘤大鼠病變組織p53和周期素依賴激酶CDK2的表達。
綜上所述,與茵陳清濕熱、退黃疸功效相關的藥理作用為利膽、保肝、抗病原微生物、降血脂,以及解熱、鎮痛、抗炎等作用。
「現代應用」
1.高膽固醇血癥
2.膽石癥
3.膽道蛔蟲癥
4.痤瘡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