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1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主動轉運:是由離子泵和轉運體膜蛋白介導的消耗能量、逆濃度梯度和電位梯度的跨膜轉運,分原發性主動轉運和繼發性主動轉運。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神經-骨骼肌接頭分為接頭前膜、接頭間隙和接頭后膜(或終板膜),終板膜上的受體屬于膽堿能受體中的N2受體。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淋巴細胞參與免疫應答反應,T細胞與細胞免疫有關,B細胞與體液免疫有關。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室肌細胞0期去極化的離子機制與骨骼肌和神經細胞的類似,是由鈉通道開放和Na+內流所引起的。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肺通氣是指肺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呼吸肌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節律性擴大和縮小稱為呼吸運動,是實現肺通氣的原動力。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膽汁中除97%的水外,還含膽鹽、膽固醇、磷脂和膽色素等有機物及Na+、Cl-、K+、HCO3-等無機物,不含消化酶。①弱堿性的膽汁能中和部分進入十二指腸內的胃酸;②膽鹽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中起重要作用:一是乳化脂肪,增加脂肪與脂肪酶作用的面積,加速脂肪分解;二是膽鹽形成的混合微膠粒,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產生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溶性維生素等處于溶解狀態,有利于腸黏膜的吸收;三是通過膽鹽的肝腸循環,刺激膽汁分泌,發揮利膽作用。
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體的主要散熱部位是皮膚。
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當體溫與調定點水平一致時,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達到平衡;當中樞溫度高于調定點,中樞的調節活動使產熱降低,散熱加強;反之,中樞溫度低于調定點,中樞調節活動加強產熱,降低散熱,直到體溫回到調定點水平。
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單位時間內(每分鐘)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正常成人的腎小球濾過率平均值為125ml/min,每天兩腎的腎小球濾過液的總量達180L。
1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人的內分泌系統分泌的激素種類繁多,來源復雜,按化學性質分為四大類:①蛋白質和肽類激素。該類激素分別由3個氨基酸到小分子蛋白質組成,主要包括下丘腦調節肽、胰島素、降鈣素、胃腸激素、腺垂體及神經垂體激素、甲狀旁腺激素等。②胺類激素。主要為酪氨酸衍生物,包括甲狀腺和腎上腺髓質激素。③類固醇激素。主要有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性腺激素。膽固醇的衍生物1,25-羥維生素D3也歸為固醇類激素。④脂肪酸衍生物激素,如前列腺素由花生四烯酸轉化而成。
1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腺垂體主要分泌7種激素,包括促甲狀腺激素(TS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促卵泡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生長激素(GH)、催乳素(PRL)和促黑激素(MSH)。TSH、ACTH、FSH和LH均可直接作用于各自的靶腺(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發揮調節作用,故稱為促激素。GH、PRL和MSH則無作用靶腺,而是直接作用于靶組織或靶細胞,對物質代謝、個體生長、乳腺發育與泌乳及黑色素代謝等生理過程發揮調節作用。
1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體內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共有20種,均為L-α氨基酸(其中脯氨酸為亞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無旋光性)。
1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鐮刀形紅細胞貧血其根本原因是血紅蛋白的一級結構錯誤,正常人血紅蛋白β亞基的第6位氨基酸是谷氨酸,而在鐮刀形紅細胞貧血的血紅蛋白中卻是纈氨酸,本是水溶性的血紅蛋白就會聚集成絲,相互黏著,導致紅細胞變形成鐮刀狀而極易破裂,產生貧血。
1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DNA結構具有多樣性,其二級結構模型有B-DNA(Watson-Crick模型結構)、Z-DNA和A-DNA,其中B-DNA為DNA的典型二級結構。Watson-Crick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要點:①DNA是一反向平行的雙鏈結構,脫氧核糖和磷酸骨架位于雙鏈的外側,堿基位于內側,兩條鏈的堿基之間以氫鍵相連接。A始終與T配對,形成兩個氫鍵(A=T),G始終與C配對,形成三個氫鍵(G≡C)。堿基平面與線性分子結構的長軸相垂直。一條鏈的走向是5’→3’,另一條鏈的走向就一定是3’→5’。②DNA是一右手螺旋結構。螺旋每旋轉一周包含10bp,每個堿基的旋轉角度為36°。堿基平面之間相距0.34nm,螺距為3.4nm,螺旋直徑為2nm。DNA雙螺旋分子存在一個大溝和一個小溝。③維持雙螺旋穩定的主要力是堿基堆積力(縱向)和氫鍵(橫向)。
1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酶原與酶原激活:有些酶剛合成或初分泌時是酶的無活性前體,稱為酶原。
1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體內糖異生部位在肝或腎皮質的胞液和線粒體。
1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肝糖原的合成中,UDP-葡萄糖(UDPG)為合成糖原的活性葡萄糖。在糖原合成酶催化下,UDPG將葡萄糖基轉移給小分子的糖原引物,合成糖原。糖原合酶為糖原合成的關鍵酶。
1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脂酰CoA的β-氧化過程中,從β碳原子開始,進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及硫解四步連續反應,脂酰基斷裂生成1分子比原來少2個碳原子的酯酰CoA及1分子的乙酰CoA。
1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機體所需膽固醇主要通過自身合成。以乙酰CoA、NADPH等為原料合成膽固醇,以肝臟合成能力最強。
2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真菌是一大類不含葉綠素,不分根、莖、葉的真核細胞型微生物,具有完整的細胞結構。真菌的生物學特征及致病性:
1.真菌的形態與結構 真菌的形態多種多樣,比細菌大得多。按形態結構可分為單細胞真菌和多細胞真菌兩大類:①單細胞真菌呈圓形或橢圓形,以芽生方式繁殖;②多細胞真菌是由茵絲和孢子兩大基本結構組成,菌絲的形態和分類復雜,有的呈螺旋狀、球拍狀、鹿角狀等,可作為鑒別真菌的依據。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結構,是由生殖菌絲產生的,不同的真菌其孢子的大小和形態不同,也作為真菌鑒定和分類的主要依據。
2.真菌的培養 真菌對營養要求不高,在成分簡單的培養基中生長良好,培養真菌的最適溫度為22~28℃,最適pH為4.0~6.0。
3.真菌的致病性 大多數真菌對人無害,只有少數能引起人類疾病,即為致病性真菌,如常見的腳癬、皮膚癬、真菌性陰道炎、鵝口瘡等。
2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細菌的合成代謝產物:細菌在新陳代謝中,除合成自身成分外,還能合成一些特殊產物,如熱原質、毒素和侵襲酶類、色素、抗生素、維生素、細菌素等,這些產物在醫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2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衣原體是一類體積微小、專性活細胞寄生、有獨特發育周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在繁殖發育周期內,可見有兩種形態:①原體,存在于細胞外,是衣原體的典型形態,具有感染性;②始體,存在于細胞內,為衣原體的分裂象,常見的有沙眼衣原體,引起沙眼病與泌尿道感染等。
2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紫外線消毒法其原理是:波長265~266nm的紫外線最容易被細菌的DNA所吸收,干擾了DNA的堿基配對,導致細菌死亡或變性。由于紫外線的穿透力弱,因此紫外線只能用于物體表面和空氣消毒。
2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病毒的繁殖方式是復制,必須在易感的活細胞內進行。病毒在繁殖時以基因組為模板,經過復雜的復制斗轉錄一翻譯等完成的。復制周期:從病毒進入宿主細胞開始,經過基因組復制,到最后釋放出子代病毒,即稱為一個復制周期。
2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衣原體是一類體積微小、專性活細胞寄生、有獨特發育周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在繁殖發育周期內,可見有2種形態:①原體,存在于細胞外,是衣原體的典型形態,有感染性;②始體,存在于細胞內,為衣原體的分裂象,無感染性。引起的疾病常見沙眼、肺炎等。
2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抗菌免疫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兩大類。
1.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天然免疫,是機體在發育過程中形成的,經遺傳而獲得。其作用并非針對某一種病原體,故稱非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機制是由屏障結構、吞噬細胞、正常體液和組織的免疫成分等組成。
2.特異性免疫機制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接受病原微生物等抗原物質刺激后產生的,具有明顯的針對性(特異性)和記憶性,當再次接受同種抗原刺激時,可使免疫效應增強,在抗感染免疫中占重要地位。特異性免疫包括兩大類:①體液免疫;②細胞免疫。
2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細胞壁:位于菌體的最外層,是一種膜狀結構,堅韌有彈性,厚度隨菌種類而異,平均為12~30nm。其功能是:①維持細菌固有的形態;②參與菌體細胞內外物質交換;③細胞壁上還帶有多種抗原決定簇,決定細菌的抗原性;④細胞壁上的脂多糖具有致病作用的內毒素。
2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腸道病毒在病毒分類學上屬于微小RNA病毒科,經消化道傳播,在腸道內增殖并從腸道排出。人類腸道病毒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有1~3型)、柯薩奇病毒(分為A、B兩組)。
2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傷寒桿菌:革蘭陰性桿菌,多數有周身鞭毛,有菌毛。營養要求不高,易培養,發酵葡萄糖產酸不產氣,不發酵乳糖,可用于細菌鑒別。抵抗力較弱。抗原構造復雜,最主要的是O抗原、H抗原和菌體表面的Vi抗原。致病物質主要是毒性強烈的內毒素、菌毛、Vi抗原,少數細菌產生腸毒素。所致疾病主要是傷寒病和甲、乙、丙副傷寒沙門菌引起的副傷寒。少數患者可出現腸出血、穿孔等并發癥。沙門菌感染后,也常引起胃腸炎(食物中毒)和敗血癥。
3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屬黃病毒科。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蚊子及家畜體內。蚊子是該病毒的傳播媒介,防蚊、滅蚊和易感人群的預防接種是預防本病的關鍵。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
3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連續回流提取法:實驗室常用索氏(沙氏)提取器來完成本法操作。此法優點是溶劑用量少,但耗時長,對受熱易分解的成分不適用。
3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常用的超臨界流體物質是二氧化碳,常用的夾帶劑是乙醇。此法優點是提取物中不殘留溶劑,適于對熱不穩定成分的提取。
3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S-苷:是由苷元上的巰基與糖的端基羥基脫水縮合而成的苷。如黑芥子中的黑芥子苷、蘿卜中具有特殊氣味的蘿卜苷。
3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香豆素的母核為苯駢α-吡喃酮環,其結構可分為以下幾類:
(1)簡單香豆素類:是指僅在苯環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類。多數天然香豆素成分在C-7位有含氧基團,故傘形花內酯常可視為香豆素類的母體。
(2)呋喃香豆素類:香豆素核上的異戊烯基與鄰位酚羥基環合成呋喃環,如補骨脂素、白芷內酯。
(3)吡喃香豆素類:香豆素的C-6或C-8位上異戊烯基與鄰位酚羥基環合成2,2-二甲基-α-吡喃環結構,如花椒內酯。
3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二蒽酮類:可看成是兩分子蒽酮在C10-C10’位或其他位脫氫而形成的化合物。這類物質多以苷的形式存在,如二蒽酮類成分番瀉苷A、B、C、D等為大黃及番瀉葉中致瀉的有效成分。
3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黃酮類以2-苯基色原酮為基本母核,C-3位無氧取代基。常見的化合物有黃芩中主要抗菌、消炎有效成分黃芩苷,該成分也是中成藥“雙黃連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
3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單環倍半萜內酯青蒿素具有抗惡性瘧疾的作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素琥珀單酯、蒿甲醚等均已應用于臨床。
3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單萜物質可看成是由兩個異戊二烯單元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揮發油的主要組分,其分子通式為(C5H8) 2,可形成鏈狀單萜、單環單萜、雙環單萜等結構。如具有鎮痛、止癢、局部麻醉作用的薄荷油,其主要成分薄荷醇屬于單環單萜。
3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強心苷元特點:可分為甾體母核、不飽和內酯環兩部分。強心苷苷元屬于C17側鏈為不飽和內酯環的甾體化合物。
4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強心苷元的類型:依據不飽和內酯環的特點分為兩類。
1)甲型強心苷元:由23個碳原子組成,C-17位結合有五元不飽和內酯環,也稱為強心甾烯。天然存在的強心苷類大多屬于此種類型。如洋地黃毒苷元。
2)乙型強心苷元:由24個碳原子組成,C-17位結合有六元不飽和內酯環稱為海蔥甾烯或蟾酥甾烯。此種類型在自然界中較少。如海蔥苷元等。
4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生物堿的堿性強弱一般用pKa表示,Ka是指堿的共軛酸(即生物堿鹽)的解離常數。pKa值越大,表示生物堿的堿性越強。
堿性的強弱順序:①強堿:pKa>12,如胍類、季銨堿類;②中強堿:pKa7~12,如脂胺類、脂氮雜環類;③弱堿:pKa2~7,如芳胺類、六元芳氮雜環類;④近中性堿(極弱堿):pKa<2,如酰胺類、五元芳氮雜環類生物堿。
4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生物堿沉淀反應:
(1)生物堿沉淀試劑:最常用碘化鉍鉀試劑(Dragendoff試劑),產生橘紅色沉淀。
(2)沉淀反應的條件:生物堿沉淀反應是在酸水溶液中進行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