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器腫瘤
1、女性,31歲。月經紊亂2年就診。婦檢外陰、陰道正常,宮頸光滑,子宮正常稍大,雙附件無異常。內膜診刮結果為中度不典型增生,最恰當的處理是()。
A.行子宮全切及雙附件切除
B.甲基睪丸素10mg/日含化,3個月后診刮
C.甲羥孕酮(安宮黃體酮)10mg/日,月經第15日口服10天,3個月后復查
D.甲羥孕酮300mg/日,3~6個月后再行診刮
E.行宮腔內放療
[答案]D
[解析]子宮內膜受雌激素的長期持續刺激,又無孕激素的拮抗,可發生子宮內膜增生癥,也可癌變。此患者考慮為無排卵性疾病引起的子宮內膜中度不典型增生,屬癌前病變,因患者年輕,故給予孕激素治療,使內膜周期性脫落后復查。
2、外陰上皮內瘤變最有可能的病因為()。
A.人乳頭瘤病毒(HPV)16型感染
B.外陰性傳播疾病
C.肛門-生殖道瘤病變
D.免疫抑制
E.吸煙
[答案]A
[解析]目前認為大多數與人乳頭瘤病毒(HPV)16型感染有關,也可能與外陰性傳播疾病、肛門-生殖道瘤病變、免疫抑制以及吸煙相關。
3、上皮內瘤變的病理特征為()。
A.鱗狀上皮增生
B.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
C.上皮層內細胞分化不良、核異常及核分裂象增加
D.有角化珠和細胞間橋
E.常有淋巴管和神經周圍的侵犯
[答案]C
[解析]上皮內瘤變的病理特征為上皮層內細胞分化不良、核異常及核分裂象增加。病變始于基底層,嚴重時向上擴展甚至占據上皮全層。
4、外陰惡性腫瘤最常見的病種為()。
A.惡性黑色素瘤
B.腺癌
C.基底細胞癌
D.疣狀癌或肉瘤
E.鱗狀細胞癌
[答案]E
[解析]外陰惡性腫瘤90%為鱗狀細胞癌,另外還有惡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細胞癌、疣狀癌、肉瘤及其他罕見的外陰惡性腫瘤。
5、外陰癌手術后,手術標本經組織病理學確診,病變侵犯至會陰鄰近結構(下1/3陰道),但淋巴結轉移陰性。按FIGO(2009年手術病理分期)分期標準,它屬于()。
A.ⅠB期
B.ⅢA期
C.Ⅱ期
D.ⅢC期
E.ⅢB期
[答案]C
[解析]FIGO(2009)Ⅱ期標準為,任何大小的腫瘤侵犯至會陰鄰近結構(下1/3尿道、下1/3陰道、肛門),無淋巴結轉移。
6、外陰癌的預后與下例臨床病理因素最為相關()。
A.癌灶大小和部位
B.治療措施
C.手術病理分期
D.腫瘤分化
E.有無淋巴轉移
[答案]E
[解析]外陰癌的預后與癌灶大小、部位、分期、腫瘤分化、有無淋巴轉移及治療措施等有關。其中以淋巴結轉移最為重要,有淋巴結轉移者5年生存率約50%,而無淋巴結轉移者5年生存率為90%。
7、子宮頸癌癌前病變是()。
A.子宮頸柱狀上皮移位
B.子宮頸儲備細胞增生
C.子宮頸鱗狀上皮化生
D.子宮頸鱗狀上皮化
E.子宮頸上皮不典型增生
[答案]E
8、關于子宮頸原位癌的特征,正確的是()。
A.好發部位為子宮頸鱗狀上皮區域內
B.病變限于上皮層內,基底膜未穿透
C.與子宮頸重度異型是不同的CIN級別
D.陰道鏡檢查多能與微小浸潤癌相鑒別
E.多數伴有淋巴轉移
[答案]B
[解析]子宮頸癌好發部位在子宮頸的轉化區;原位癌上皮全層受累,重度異型上皮幾乎全層受累;陰道鏡檢查只看表面,不能與微小浸潤癌相鑒別;原位癌應無淋巴轉移。
9、關于子宮頸癌2009FIGO臨床分期,正確的是()。
A.多數ⅠB期靠肉眼判斷難診斷
B.癌侵宮旁屬于ⅡA期
C.癌擴展至盆壁時屬于ⅢB期
D.癌使腎功能喪失時屬于Ⅱ期
E.膀胱黏膜有癌浸潤屬于Ⅲ期
[答案]C
[解析]ⅠB期靠肉眼多數能診斷;癌侵及宮旁為ⅡB期或以上;癌使腎功能喪失時屬于ⅢB;膀胱黏膜有癌浸潤屬ⅣA期。
10、子宮頸癌超出子宮頸累及陰道,但未達陰道下1/3,按2009FIGO的臨床分期,應屬于()。
A.ⅠB期
B.ⅡA期
C.ⅡB期
D.ⅢA期
E.ⅢB期
[答案]B
[解析]ⅡA期波及陰道未達下1/3,又無宮旁浸潤。
↓↓點擊下方鏈接領取[衛生資格]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