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答案 |
21、E:腎性水腫一般先發生在組織疏松部位,如眼瞼面部,嚴重者全身水腫,甚至有胸、腹腔積液。
22、D:對可疑糖尿病病人應進行OGTT確診,本題為記憶型考題。
23、E:ITP臨床可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二者的區別是常考的考點,急性型多見于兒童,80%患者起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急驟,可有畏寒、發熱、寒戰,皮膚、粘膜、內臟均可出現嚴重出血,出血量大時可引起貧血,多無肝脾淋巴結腫大,故選項E不正確。慢性型多見40歲以下青年女性,起病隱襲,出血傾向輕而局限,易反復發生,但較嚴重內臟出血非常少見,少數病程過半年者可出現脾腫大。
24、A: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常在進餐后1~3小時出現,如不服藥或進食則要持續至下次進餐后為止,約半數有午夜痛,其典型節律為疼痛-進食-緩解。
25、B:中暑痙攣時最常見的發生肌肉痙攣部位為腓腸肌。
26、C:病人皮膚切開和縫合之前,常規用70%酒精再次消毒切口及周圍裸露區皮膚一次。
27、D:病人因高熱、未進食,出現體液丟失,失水多于失鈉,血清鈉高于正常,除口渴外,出現尿少、尿比重升高,皮膚粘膜改變,符合中度高滲性脫水特點。
28、C:食管癌病人術后早期需要禁食,因此需要完全胃腸外營養,其他病人可以接受腸內營養支持。
29、D:休克代償期,由于機體的代償作用,交感-腎上腺軸興奮,病人表現為神志清醒,興奮或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手足濕冷,心率、呼吸增快,尿量正常或減少,舒張壓可升高,脈壓減小。
30、E:ARDS發生的病理基礎是肺泡內及間質水腫造成的低氧血癥,以及繼之發生的酸中毒,故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應著重解決之一問題。
31、D:緩和則注射局麻藥物后出現面色蒼白、心悸氣短、多語和煩躁不安等心血管及中樞神經系統癥狀,應高度懷疑出現局麻藥毒刑反應。
32、B:手術過程中術者需要更換位置應當背對背更換,防止無菌區被污染。
33、A:氣性壞疽是指由梭狀芽孢桿菌引起的一種嚴重的以肌組織壞死或肌炎為特征的急性特異性感染,感染菌為厭氧菌,病人一經確診應立即手術,徹底清創,避免感染進一步發展擴散。
34、C:首先應處理危及病人生命的休克,其次應處理尿道損傷,改善病人的排尿困難,防止尿道損傷的進一步加重,最后處理骨盆骨折。
35、B:CEA(癌胚抗原)在結腸癌、胃癌、乳癌、肺癌等病人可增高,常作為大腸癌術后監測指標,對預測復發與否有較好的作用;AFP(甲胎蛋白)在肝癌、惡性畸胎瘤者可增高,在我國用于肝癌的普查,效果良好;AKP(堿性磷酸酶)在肝癌、骨肉瘤者可增高;CA50-CA19-9在消化道腫瘤中可升高。
36、B:顱底部硬腦膜與顱骨的連接緊密,顱底骨折時,常導致硬腦膜損傷而出現腦脊液漏,這是顱底骨折較特征性的表現。
37、B:手術中若損傷病人的喉上神經外支可出現聲調降低,損傷一側喉返神經可出現聲音嘶啞,因此通過與病人交談可以評估有無神經損傷。
38、D:該病人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是乳頭血性溢液,查體未觸及腫塊,結合病人年齡考慮可能是乳管內乳頭狀瘤。
39、D:病人因多根肋骨骨折后出現呼吸困難、發紺,血壓低,氣胸體征,皮下廣泛氣腫,提示骨折后導致高血壓性氣胸,因胸膜腔的高壓,嚴重影響了呼吸和循環功能,應緊急排氣減壓。
40、C:患兒出現可復性腹股溝疝表現,由于病人年幼,有自愈可能,故暫不手術。
關注"566衛生資格"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