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2初級檢驗技師《臨床化學》考試試題及答案匯總
酶學檢查
1.患者女性,65歲。冠心病心絞痛史8年,無高血壓史,夜間突發心前區疼痛6小時入院。入院時血壓150/90mmHg,經心電圖檢查,診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時最具特征性的實驗室改變是
A、血清LDH水平增高
B、血清AST水平增高
C、血清ALT水平增高
D、血清肌紅蛋白減少
E、血清CK-MB水平增高
參考答案: E
解析: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急性心肌梗死時CK-MB升高的時間比其他血清酶都早。
2.下列關于心臟標志物應用原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再將LD、AST、HBDH用于心肌損傷的診斷,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不考慮繼續便用CK-MB活性測定法
B、心肌肌鈣蛋白(cTn)取代CK-MB成為檢測心肌損傷的首選指標
C、臨床檢驗中應同時檢測cTn和CK-MB質量,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D、對發病6小時后就診的患者,不必測Mb,只需測定cTn
E、如果患者已有典型的、可確診急性心肌梗死的ECG改變,應立即進行治療
參考答案: C
解析:如果提供一項心肌肌鈣蛋白測定,建議不必同時進行CK-MB質量測定。
3.骨骼肌中的乳酸脫氫酶以下列哪一種為主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參考答案: E
解析:骨骼肌中的LD以LD5為主。
4.急性心肌梗死時,最先恢復正常的酶是
A、CK-MB
B、LD
C、ALT
D、AST
E、ALP
參考答案: A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時,CK-MB出現早,持續時間短。
5.心肌梗死時血清同工酶升高最明顯的是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參考答案: A
解析:心肌梗死時血清同工酶升高最明顯的是LD1,此時LD1/LD2>1.0。
6.急性心肌梗死時,血清酶升高達峰值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
A、蛋白質所帶的電荷
B、細胞內鈣的濃度
C、細胞的能量釋放
D、細胞膜上磷脂的含量
E、酶的分子大小
參考答案: E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時,血清酶升高達峰值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酶的分子大小,分子量小的相對達峰時間短。
7.下列組合可作為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學診斷指標的是
A、CK、LD、CK-MB、AMS、ALT
B、AMS、ALT、AST、LD、CK
C、CK、LD、CK-MB、AST、HBD
D、LD、CK、ALT、HBD、CK-MB
E、AST、ALT、GGT、ALP、CK
參考答案: C
解析: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α-羥丁酸脫氫酶HBD,以上都是可以作為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學指標。
8.A、四聚體
B、三聚體
C、二聚體
D、五聚體
E、六聚體
第1題LDH是由兩種亞基(M亞基和H亞基)組成的幾聚體
參考答案: A
解析:LDH是由兩種不同的亞基(M、H)構成的四聚體,形成5種同工酶,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4)。
第2題CK是由兩種亞基(M亞基和B亞基)組成的幾聚體
參考答案: C
解析:CK是由兩種不同的亞基M和B組成的二聚體,形成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和CK-BB(主要存在于腦組織中)。
9.一般作為觀察溶栓效果的指標是
A、ALT
B、AST
C、HBD
D、CK-MB
E、LD
參考答案: D
解析:溶栓治療時,CK-MB早期升高及短時間內達峰是AMI的征兆。下壁AMI在治療2h后CK-MB增加2.2倍以上,前壁AMI在治療2h后增加2.5倍以上,均提示心肌出現再灌注,上述標準的敏感度為85%,特異度為100%。
10.肌酸激酶(CK)在下列哪個組織器官中含量最高
A、心肌
B、腦組織
C、骨骼肌
D、紅細胞
E、肝
參考答案: C
解析:在人體三種肌肉組織(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都含有大量CK,肝、胰、紅細胞等CK的含量極少。細胞質CK的酶蛋白部分由兩個亞基組成,不同亞基的組合將其分為CK-MM、CK-MB、CK-BB三種同工酶。骨骼肌里幾乎都是CK-MM,胎兒肌肉組織和富含平滑肌的器官,如胃腸道、膀胱、子宮也都有一定量CK,但CK-BB含量相對頗高,腦中CK-BB含量明顯高于其他組織,心肌是含CK-MB較多的器官。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