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可見于下列疾病,除外
A.缺鐵性貧血
B.海洋性貧血
C.鐵粒幼細胞貧血
D.慢性感染性貧血
E.急性消化道失血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E
急性消化道失血屬于正細胞貧血。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主要包括
(1)缺鐵性貧血:是指各種原因使體內貯存鐵消耗怠盡,紅細胞的成熟受到影響的貧血。其特點是骨髓、肝、脾及其它組織中缺乏可染色鐵。血清鐵蛋白、血清鐵及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
(2)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主要是重型β地中海貧血、輕型β地中海貧血、HbH病。它們常有家族史、血片中可見多數靶形紅細胞,可見胎兒血紅蛋白(HbF)或血紅蛋白A2(HbA2)或HbH增高;颊叩难彖F、轉鐵蛋白飽和度、骨髓可染鐵均增多。
(3)鐵粒幼細胞貧血:包括多種原因引起的低色素性貧血。血紅素合成障礙和鐵利用不良,伴有紅細胞無效生成是此類貧血發生的共同機理。其血液學的共同特點為骨髓中鐵粒幼細胞顯著增多,其中很多細胞中的鐵小粒在核周圍排列成環狀,外周血中的紅細胞呈明顯的低色素特征,血清鐵濃度顯著增高,單核-巨噬細胞中含鐵血黃素顯著增多。它可分為:①遺傳性鐵粒幼細胞貧血:較為少見。這類貧血可能還包括幾種遺傳類型和治療效應不相同的貧血。②獲得性鐵粒幼細胞貧血:它又分為原發性、藥物或毒物伴發、其它疾病伴發。原發性鐵粒幼細胞貧血亦稱難治性幼紅細胞貧血。這種貧血較為少見,在我國尤為罕見。有一些病例對吡哆醇治療有較好的效應。
(4)轉鐵蛋白缺乏癥:亦稱無轉鐵蛋白血癥,是指由于遺傳上的缺陷,在患者的血漿中缺少或缺乏轉鐵蛋白。肝、脾、胰腺中有大量鐵的貯積,而骨髓中無可利用的鐵以合成血紅蛋白。這種病非常罕見。
(5)原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和肺腎出血綜合征:原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是一種罕見的鐵代謝異常疾病,其特點為廣泛的肺毛細血管出血,肺泡中有大量含鐵血黃素沉著,同時伴有缺鐵性貧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咯血、氣急和貧血。肺腎出血綜合征亦稱Goodpasture綜合征,也是一種罕見病。與原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相似,其特點亦為肺泡中出血的反復發作和缺鐵性貧血,但同時還有腎小球性腎炎病變和表現。
(6)慢性感染性貧血和其它:慢性感染性貧血,血清鐵雖然降低,但總鐵結合力不會增加或有降低,故轉鐵蛋白飽和度正;蛏栽黾。血清鐵蛋白常有增高。骨髓中鐵粒幼細胞數量減少,含鐵血黃素顆粒明顯增多。其它如鉛中毒可出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50. 男性患者,42歲,1d前出現頸部活動受限,同時伴有疼痛,其診斷可能是下列疾病,除外
A.頸部軟組織損傷
B.頸部肌肉扭傷
C.腦膜炎
D.肥大性脊椎炎
E.頸椎結核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C
題干:“1d前出現頸部活動受限,同時伴有疼痛”在:腦膜炎的臨床表現中不會出現,
腦膜炎臨床病理聯系 :
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在臨床上除了發熱等感染性全身性癥狀外,常有一系列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
(1)顱內壓升高癥狀:頭痛,噴射性嘔吐,小兒前囟飽滿等。這是由于腦血管充血,蛛網膜下腔滲出物堆積,蛛網膜顆粒因膿性滲出物阻塞而影響腦脊液吸收所致,如伴有腦水腫,則顱內壓升高更加顯著。
(2)腦膜刺激癥狀:頸項強直。炎癥累及脊髓神經根周圍的蛛網膜、軟腦膜及軟脊膜,致使神經根在通過椎間孔處受壓,當頸部或背部肌肉運動時可引起疼痛,頸項強直是頸部肌肉對上述情況所發生的一種保護性痙攣狀態。在嬰幼兒,由于腰背肌肉發生保護性痙攣可引起角弓反張(episthotonus)的體征。此外,Kerning征(屈髖伸膝征)陽性,是由于腰骶節段神經后根受到炎癥波及而受壓所致,當屈髖伸膝試驗時,坐骨神經受到牽引,腰神經根因壓痛而呈現陽性體征。
(3)顱神經麻痹:由于基底部腦膜炎累及自該處出顱的Ⅲ,Ⅳ,Ⅴ,Ⅵ,Ⅶ對顱神經,因而引起相應的神經麻痹征。
(4)腦脊液的變化:壓力上升,混濁不清,含大量膿細胞,蛋白增多,糖減少,經涂片和培養檢查可找到病原體。腦脊液檢查是本病診斷的一個重要依據。
衛生資格視頻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衛生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