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靜脈血經異常通道進入體循環動脈血中所致發紺常見于
A.肺炎
B.右心衰竭
C.嚴重休克
D.法洛四聯癥
E.阻塞性肺氣腫
答案:D
解析:由于異常通道分流,使部分靜脈血未通過肺進行氧合作用而進入體循環動脈,如分流量超過心排血量的1/3,即可出現發紺,常見于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如法洛四聯癥等,因此答案是D,而其他疾病均無靜脈異常分流。
12.胸部叩診音呈濁鼓音可見于
A.空洞性肺結核
B.肺炎充血期
C.胸膜肥厚
D.肺氣腫
E.氣胸
答案:B
解析:胸壁、胸腔和肺組織的變化可直接影響叩診音,肺炎充血期由于肺組織病變所致,局部叩診時可呈現一種兼有濁音和鼓音特點的混合性叩診音,稱為濁鼓音。濁鼓音還可見于肺不張、肺炎消散期、肺水腫和胸腔積液區濁音界上方靠近肺門處等。所以答案是B。
13.完全性阻塞性黃疸時,正確的是
A.尿膽原(一)尿膽紅素()
B.尿膽原(+)尿膽紅素()
C.尿膽原(一)尿膽紅素(+)
D.尿膽原(+)尿膽紅素(+)
E.糞膽原(+)
答案:C
解析:完全性阻塞性黃疸時,血中的結合膽紅素增高,通過腎臟濾過使尿膽紅素陽性,由于腸肝循環途徑被阻斷所以尿膽原和糞膽原減少或缺如。因此只有答案C是正確的,其余均不正確。
14.不直接通過體溫調節中樞,僅需內源性致熱原發揮作
用的致熱原是
A.腫瘤壞死因子
B.嗜酸性粒細胞
C.病原微生物
D.干擾素
E.白介素1
答案:C
解析:病原微生物為外源性致熱原,多為大分子物質,因相對分子量大,不通過血腦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僅需內源性致熱原發揮作用。
15.因支氣管靜脈曲張破裂所致咯血最常見于
A.肺結核
B.肺膿腫
C.肺栓塞
D.二尖瓣狹窄
E.Wegener肉芽腫
答案:D
解析:二尖瓣狹窄可引起肺淤血,造成肺泡壁或支氣管內膜毛細血管破裂和支氣管黏膜下層支氣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導致咯血。其他疾病均不是此機制引起咯血。
16.直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引起發熱的是
A.病原體產生的外源性致熱原
B.病原體產生的內源性致熱原
C.白細胞產生的內源性致熱原
D.白細胞產生的外源性致熱原
E.白細胞及病原體產生的代謝產物
答案:C
解析:白細胞產生的內源性致熱原如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和干擾素等,通過血腦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的體溫調定點(溫閾)引起發熱。而其他致熱原多為大分子物質,特別是細菌內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過血腦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而是通過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而引起發熱。
17.主動脈瓣反流時心尖部可存在
A.Graham-Steell雜音
B.Austin-Flint雜音
C.Duroziez征
D.Traube征
E.Musset征
答案:B
解析: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時會出現主動脈瓣反流,導致二尖瓣相對性狹窄,在心尖部可聽到Austin-Flint雜音。
18.正常青年人胸部不會出現的叩診音是
A.清音
B.濁音
C.實音
D.鼓音
E.過清音
答案:E
解析:正常肺部叩診為清音,前胸上部較下部叩診音相對稍濁,在肝臟和心臟所在部位的胸部叩診呈實音及相對濁音界區的濁音,左側腋前線下方有胃泡的存在,故叩診呈鼓音,而不會出現過清音。
19.因肺結核引起的支氣管擴張,濕噦音最常見的部位是
A.肺底部
B.肺尖部
C.腋窩部
D.肩胛間區
E.雙肺彌漫
答案:D
解析:支氣管擴張是指直徑>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氣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彈性組織破壞引起的異常擴張,病變局部可聞及濕性噦音,由于肺結核多位于肺上葉,所以若引起支氣管擴張,濕噦音最常見于肩胛間區。而一般感染性病變的支氣管擴張則多見于下葉,特別是左下葉,因為左支氣管細長,與主支氣管的夾角大,且受心臟血管壓迫而引流不暢。左舌葉支氣管開口接近下葉背段支氣管,易被下葉感染所累及,故常見左下葉與舌葉支氣管同時擴張。
20.觸診時語音震顫增強最常見于
A.大葉性肺炎
B.胸壁皮下氣腫
C.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
D.支氣管肺炎
E.慢性支氣管炎
答案:A
解析:語音震顫為被檢查者發出語音時,聲波起源于喉部,沿氣管、支氣管及肺泡,傳到胸壁引起共鳴的振動,被檢查者的手觸及。因此其強弱主要取決于氣管、支氣管是否通暢,胸壁傳導是否良好而定。增強主要見于:①肺泡內有炎癥浸潤,如大葉性肺炎有肺組織實變使語顫傳導良好;②接近胸膜的肺內巨大空腔,如空洞性肺結核和肺膿腫空洞形成等,聲波在空洞內產生共鳴。因此答案是A。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