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關于體溫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溫調節的基本中樞在下丘腦
B.溫度感受器可分布在皮膚、黏膜和內臟
C.溫度感受器可分布在脊髓、腦干網狀結構
D.當體溫高于調定點時,機體則出現皮膚血管舒張,發汗等現象
E.當體溫低于調定點時,主要是熱敏神經元興奮,使產熱增加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外周溫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膚、黏膜和內臟,中樞溫度感受器分布在脊髓、腦干網狀結構以及下丘腦,體溫調節的基本中樞位于視前區-下丘腦前部,起調定點的作用。當體溫高于該值時,熱敏神經元興奮,使皮下血管舒張、發汗等-系列散熱活動加強。所以答案選E。
12、分布于骨骼肌終板膜上的受體是
A.α受體
B.γ受體
C.M受體
D.N受體
E.β受體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神經-肌接頭分為接頭前膜、接頭間隙和接頭后膜(或終板膜),終板膜上的受體屬于膽堿能受體中的N受體。所以答案選D。
13、分布于骨骼肌終板膜上的受體是
A.α受體
B.γ受體
C.M受體
D.N受體
E.β受體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神經-肌接頭分為接頭前膜、接頭間隙和接頭后膜(或終板膜),終板膜上的受體屬于膽堿能受體中的N受體。所以答案選D。
14、下列生理過程中屬于正反饋調節的是
A.降壓反射
B.排尿反射
C.體溫調節
D.血糖濃度的調節.
E.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排尿反射進行時,沖動經盆神經引起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松弛,尿液進入后尿道。進入尿道的尿液刺激尿道感受器,經陰部神經再次傳到脊髓排尿中樞,進一步加強其活動,所以排尿反射屬于正反饋。所以答案選B。
15、下列關于膽汁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膽鹽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B.膽汁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膽鹽
C.不含消化酶
D.膽鹽可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E.膽鹽可水解脂肪為脂肪酸和單酰甘油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膽汁中不含消化酶,其作用主要是膽鹽的作用,主要功能是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中起重要作用。所以答案選E。
16、關于動作電位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可沿膜向兩端傳導
B.動作電位幅度隨刺激強度增大而增大
C.動作電位幅度不隨傳導距離增大而減小
D.連續的多個動作電位不會總和
E.動作電位的產生與細胞興奮性有關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動作電位的特點是:①具有“全或無”現象,即動作電位的幅度不隨刺激強度的增大而增大;②不衰減性傳導;③相繼產生的動作電位不發生重合總和。所以答案選B。
17、下列關于鈉泵的敘述,錯誤的是
A.是鑲嵌在膜上的特殊蛋白質
B.具有ATP酶的作用
C.可逆濃度差,主動轉運Na+和K+
D.將細胞內K+泵出,將膜外的Na+泵入
E.可維持膜內外Na+ 、K +的不均勻分布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鈉泵,也稱Na+-K+-ATP酶,每分解一個ATP分子,逆濃度差移出3個Na+,同時移入2個K+,以造成和維持細胞內高K+和細胞外高Na+濃度。所以答案選D。
18、副交感神經節后纖維釋放的遞質是
A.5-羥色胺
B.乙酰膽堿
C.腎上腺素
D.去甲腎上腺素
E.多巴胺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大多數副交感神經節后纖維、少數交感節后纖維(引起汗腺分泌和骨骼肌血管舒張的舒血管纖維)所支配的效應器細胞膜上的膽堿能受體都是乙酰膽堿受體,當乙酰膽堿與這些受體結合時可產生一系列自主神經節后膽堿能纖維興奮的效應。
19、興奮在經典突觸處的傳遞一般是通過
A.化學遞質傳遞
B.局部電流傳遞
C.軸漿的傳遞
D.跳躍式傳遞
E.電信息傳遞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后,經擴散抵達突觸后膜作用于膜上特異性受體或化學門控通道,引起后膜對某些離子通透性改變。
20、調節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的主要激素是
A.血管緊張素
B.去甲腎上腺素
C.抗利尿激素
D.醛固酮
E.多巴胺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抗利尿激素(ADH)也稱血管升壓素,是由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元合成,并運輸到垂體后葉釋放人血。ADH通過調節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而調節管腔膜對水的通透性,對尿量產生明顯影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