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
一、A1
1、下列關于膽汁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含消化酶
B、膽汁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膽鹽
C、膽鹽可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D、膽鹽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E、能中和部分進入十二指腸內的胃酸
2、能夠消化糖、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膽汁
E、小腸液
3、脂類經膽汁酸鹽作用乳化分散成細小微粒的部位是
A、膽囊
B、肝臟
C、胰腺
D、胃
E、小腸
4、下列關于小腸內消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腸
B、胰液含有消化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酶
C、胰蛋白酶原水解蛋白質為氨基酸
D、分節運動是小腸特有的一種運動形式
E、胰液中的水和碳酸氫鹽對小腸黏膜具有保護作用
5、消化道共有的運動形式是
A、蠕動
B、蠕動沖
C、集團運動
D、分節運動
E、容受性舒張
6、膽汁中有利膽作用的是
A、膽固醇
B、膽色素
C、膽鹽
D、膽綠素
E、脂肪酸
7、消化道中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部位是在
A、口腔
B、胃
C、小腸
D、升結腸
E、橫結腸
8、下列關于膽汁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膽鹽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B、膽汁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膽鹽
C、不含消化酶
D、膽鹽可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E、膽鹽可水解脂肪為脂肪酸和甘油三酯
9、胰液成分中不包含哪種酶
A、胰蛋白酶
B、腸激酶
C、糜蛋白酶
D、胰脂肪酶
E、胰淀粉酶
10、以下哪種運動是小腸特有的運動形式
A、分節運動
B、緊張性收縮
C、集團沖動
D、集團蠕動
E、蠕動
11、胰液中碳酸氫鹽主要發揮什么作用
A、分解淀粉
B、促進脂肪吸收
C、激活胃蛋白酶原
D、使蛋白質變性
E、中和進入十二指腸的胃酸
12、胃蛋白酶原的最適pH值是
A、6.5
B、5.0
C、3~4
D、2~3
E、1~2
13、內因子必須和哪個維生素結合促進其吸收
A、維生素C
B、維生素D
C、維生素B6
D、維生素B12
E、維生素E
14、胃酸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鹽酸
B、磷脂
C、糜蛋白酶
D、膽固醇
E、胰蛋白酶
15、胃酸的作用不包括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殺死隨食物入胃的細菌
C、促進小腸吸收維生素B12
D、促進鈣和鐵的吸收
E、促進胰液和膽汁的分泌
16、胃大部分切除術后最可能出現
A、鐵和鈣不能吸收
B、糖類食物消化和吸收障礙
C、脂肪類食物消化和吸收障礙
D、維生素B12吸收障礙
E、胃蛋白酶缺乏而導致食物中蛋白質不能消化和吸收
17、胃容受性舒張實現的途徑是
A、交感神經
B、抑胃肽
C、壁內神經叢
D、迷走神經
E、促胰液素
18、引起胃容受性舒張的感受器是
A、口腔
B、咽,食管
C、胃底
D、胃幽門部
E、十二指腸
19、胃的容受性舒張可
A、擴大胃容積
B、研磨攪拌食物
C、保持胃的形態
D、減慢胃的排空
E、促進胃內容物的吸收
20、與維生素B12吸收有關的物質是
A、鈉
B、鈣
C、磷
D、內因子
E、胃蛋白酶
21、胃液中內因子的作用是
A、抑制胃蛋白酶的激活
B、促進胃泌素的釋放
C、促進維生素B12的吸收
D、參與胃黏膜屏障
E、激活胃蛋白酶原
22、不屬于胃液成分的是
A、鹽酸
B、內因子
C、黏液
D、羧基肽酶
E、胃蛋白酶原
23、胃的蠕動作用是
A、擴大胃容積
B、研磨攪拌食物
C、保持胃的形態
D、減慢胃的排空
E、促進胃內容物的吸收
24、維生素B12的吸收的部位是
A、空腸
B、直腸
C、結腸
D、回腸
E、胃
二、B
1、A.主細胞
B.壁細胞
C.黏液細胞
D.胃黏膜表面上皮細胞
E.胃竇部G細胞
<1> 、內因子由何種細胞分泌
A B C D E
<2> 、鹽酸是由何種細胞分泌的
A B C D E
參考答案:
一、A1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膽汁的成分和作用膽汁中除97%的水外,還含膽鹽、膽固醇、磷脂和膽色素等有機物及Na+、Cl-、K+、HCO3-等無機物,不含消化酶。①弱堿性的膽汁能中和部分進入十二指腸內的胃酸;②膽鹽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中起重要作用:一是乳化脂肪,增加脂肪與脂肪酶作用的面積,加速脂肪分解;二是膽鹽形成的混合微膠粒,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產生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溶性維生素等處于溶解狀態,有利于腸黏膜的吸收;三是通過膽鹽的肝腸循環,刺激膽汁分泌,發揮利膽作用。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成分包括水、無機物(Na+、K+、HCO3-、Cl-)和多種分解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酶。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食物中的脂類必須在小腸經膽汁中的膽汁酸鹽的作用,乳化并分散成細小的微團后,才能被消化酶消化。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胰液含有消化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酶,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其中胰蛋白酶原經腸致活酶激活為胰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質的活性。食物在小腸內已被分解為小分子物質,故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腸。小腸特有的運動形式是分節運動,利于消化和吸收。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食管、胃、小腸、大腸平滑肌均有蠕動的活動形式。在胃,蠕動從胃中部開始,有節律地向幽門方向推進。在小腸,蠕動可發生在任何部位,推動食物在小腸內緩慢移動。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膽鹽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中起重要作用:一是乳化脂肪,增加脂肪與脂肪酶作用的面積,加速脂肪分解;二是膽鹽形成的混合微膠粒,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產生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溶性維生素等處于溶解狀態,有利于腸黏膜的吸收;三是通過膽鹽的肝腸循環,刺激膽汁分泌,發揮利膽作用。
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口腔,沒有營養物質被吸收。胃的吸收能力也很差,僅吸收少量高度脂溶性的物質如乙醇及某些藥物。小腸吸收的物質種類多、量大,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腸能吸收水和無機鹽。
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膽汁的成分和作用 膽汁中除97%的水外,還含膽鹽、膽固醇、磷脂和膽色素等有機物及Na+、Cl-、K+、HCO3-等無機物,不含消化酶。①弱堿性的膽汁能中和部分進入十二指腸內的胃酸;②膽鹽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中起重要作用:一是乳化脂肪,增加脂肪與脂肪酶作用的面積,加速脂肪分解;二是膽鹽形成的混合微膠粒,使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產生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脂溶性維生素等處于溶解狀態,有利于腸黏膜的吸收;三是通過膽鹽的肝腸循環,刺激膽汁分泌,發揮利膽作用。
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胰液成分包括水、無機物(Na+、K+、HCO3-、Cl-)和多種分解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酶。蛋白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彈性蛋白酶和羧基肽酶;胰脂肪酶主要是胰脂酶、輔酯酶和膽固醇酯水解酶等;還有胰淀粉酶。
1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分節運動是小腸特有的運動形式:以環形肌為主的節律性收縮和舒張運動。
1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胰液中碳酸氫鹽的作用:中和進入十二指腸的胃酸
1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胃蛋白酶原在pH<5.0的酸性環境中可轉化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其最適pH為2~3。
1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內因子能與食物中維生素B12結合,形成一種復合物,易于被回腸主動吸收。
1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胃液的成分除水外,主要有壁細胞分泌的鹽酸和內因子
胃酸的主要作用有: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轉變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為胃蛋白酶提供適宜的酸性環境,胃蛋白酶原在pH<5.0的酸性環境中可轉化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其最適pH為2~3;②殺死隨食物入胃的細菌;③分解食物中的結締組織和肌纖維,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易于被消化;④與鈣和鐵結合,形成可溶性鹽,促進它們的吸收;⑤胃酸進入小腸可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
1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胃酸的主要作用有: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轉變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為胃蛋白酶提供適宜的酸性環境,胃蛋白酶原在pH<5.0的酸性環境中可轉化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其最適pH為2~3;②殺死隨食物入胃的細菌;③分解食物中的結締組織和肌纖維,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易于被消化;④與鈣和鐵結合,形成可溶性鹽,促進它們的吸收;⑤胃酸進入小腸可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
1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內因子是由胃腺的壁細胞分泌,具有促進和保護維生素B12,在回腸黏膜吸收的作用。胃大部分切除術后,內因子減少,導致維生素B12吸收障礙。
1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胃的容受性舒張是通過迷走神經的傳入和傳出通路反射地實現的,切斷人和動物的雙側迷走神經,容受性舒張即不再出現
1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胃的容受性舒張系指吞咽食物時,食團刺激咽和食管等處感受器,通過迷走-迷走反射引起胃頭區平滑肌緊張性降低和舒張,以容納咽入的食物。
1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胃的容受性舒張系指吞咽食物時,食團刺激咽和食管等處感受器,通過迷走一迷走反射引起胃底和胃體平滑肌緊張性降低和舒張,以容納和暫時儲存咽入的食物;
2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胃內壁細胞不僅分泌鹽酸,還能產生“內因子”,它是與維生素B12吸收有關的物質。內因子與食入的VB12結合,形成一種復合物,可保護VB12不被小腸內水解酸破壞。
2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內因子是由壁細胞分泌的糖蛋白,能與食物中的維生素B12結合,形成一復合物而使后者易于被回腸主動吸收。
2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胃液是無色酸性液體,主要有鹽酸、胃蛋白酶原(在胃酸作用下,轉變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黏液、HCO3-和內因子。羧基肽酶為胰蛋白水解酶的一種,以酶原形式儲存于胰腺腺泡細胞內。
2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胃的蠕動始于胃體的中部,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形式,有節律地向幽門方向推進。每分鐘約3次,每次蠕動約需1分鐘到達幽門。生理意義在于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機械與化學性消化,并促進食糜排入十二指腸。
2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內因子能與食物中維生素B12結合,形成一種復合物,易于被回腸主動吸收
二、B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胃液的成分除水外,主要有壁細胞分泌的鹽酸和內因子;主細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黏液細胞分泌的黏液和HCO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胃液的成分除水外,主要有壁細胞分泌的鹽酸和內因子;主細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黏液細胞分泌的黏液和HCO3-。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