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1、下列溶劑極性最弱的是
A.乙酸乙酯
B.乙醇
C.水
D.甲醇
E.丙酮
[答案]A
[解析]常用溶劑極性大小順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苯>己烷(石油醚)。
2、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分配系數的不同而達到分離目的的方法是
A.溶劑萃取法
B.升華法
C.溶劑沉淀法
D.酸堿沉淀法
E.鹽析法
[答案]A
[解析]溶劑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分配系數的不同而達到分離目的的方法。
3、最常用的超臨界流體是
A.水
B.甲醇
C.二氧化碳
D.三氧化二鋁
E.二氧化硅
[答案]C
[解析]常用的超臨界流體物質是二氧化碳,常用的夾帶劑是乙醇。此法優點是提取物中不殘留溶劑,適于對熱不穩定成分的提取。
4、下列溶劑能與水互溶的是
A.乙醚
B.氯仿
C.苯
D.石油醚
E.甲醇
[答案]E
[解析]常用溶劑極性大小順序: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氯仿>苯>己烷(石油醚)。正丁醇之前的幾個溶劑可以與水相互溶,正丁醇及其后面的溶劑與水混合后將分層。
5、滲漉法的特點及適用范圍
A.常溫或溫熱(60~80℃)條件,適用有效成分遇熱不穩定或含大量淀粉、樹膠、果膠、粘液質的中藥
B.常溫下不斷向粉碎中藥材中添加新鮮溶劑,消耗溶劑量大、費時、操作麻煩
C.加水煮沸,簡便,但含揮發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熱易分解的中藥材不適用
D.用易揮發有機溶劑加熱回流提取,缺點是對熱不穩定成分不適用,溶劑消耗量大,操作麻煩
E.實驗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優點省溶劑,操作簡單,缺點耗時較長
[答案]B
[解析]滲漉法:是將藥材裝入滲濾筒中,不斷向其上端添加新鮮的浸出溶劑,使溶劑滲過藥材,從滲濾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方法。但該法消耗溶劑量大,費時長,操作比較麻煩。
6、系統溶劑分離法采取的溶劑,其極性順序是
A.從大到小
B.從小到大
C.先從大到小,后從小到大
D.先從小到大,后從大到小
E.從大到小,從小到大,再從大到小
[答案]B
[解析]系統溶劑萃取法利用各組分極性差別,依次以正己烷(或石油醚)、氯仿(或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分別減壓回收各有機層溶媒,則得到相應極性的中藥成分。
7、水蒸氣蒸餾法的適用范圍
A.適用于酸性成分提取
B.適用于堿性成分提取
C.適用于具有揮發性的、能隨水蒸氣蒸餾而不被破壞、難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D.適用于有效成分遇熱不穩定或含大量淀粉、樹膠、果膠、黏液質的成分提取
E.適用于水溶性成分提取
[答案]C
[解析]水蒸氣蒸餾法用于具有揮發性、能隨水蒸氣蒸餾且不被破壞的成分的提取。主要用于揮發油的提取。
8、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種成分的組合物為
A.有效成分
B.有效部位
C.活性成分
D.活性部分
E.藥用部位
[答案]B
[解析]有效成分:具有生理活性、能夠防病治病的單體物質。有效部位: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種成分的組合物
9、多糖、蛋白質等水溶性大分子宜采用哪種方法進行分離
A.酸堿沉淀法
B.水/醇法
C.醇/水法
D.醇/醚(丙酮)法
E.鹽析法
[答案]B
[解析]水/醇法:藥材水提取濃縮液加入數倍量乙醇,多糖、蛋白質等水溶性大分子被沉淀;醇/水法:藥材醇提取濃縮液加入數倍量水,靜置,沉淀除去樹脂、葉綠素等脂溶性雜質;醇/醚(丙酮)法:藥材醇提取濃縮液加入數倍量醚(或丙酮),可使皂苷析出,脂溶性雜質等留在母液中
10、提取黃酮、蒽醌、有機酸等酸性成分,可采用
A.水/醇法
B.升華法
C.醇/水法
D.醇/醚(丙酮)法
E.堿提酸沉法
[答案]E
[解析]酸堿沉淀法:某些酸、堿或兩性化合物可采用加入酸或堿調節溶液的pH,分子的狀態(游離型或解離型)發生變化,而使其溶解度改變。如提取黃酮、蒽醌、有機酸等酸性成分,可采用堿提取酸沉淀法。如一些生物堿的提取可以采用酸提取堿沉淀法。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