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微粉機”之稱的是
A、流能磨 B、膠體磨 C、研缽 D、球磨機 E、沖擊式粉碎機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流能磨:可進行粒度要求為3~20μm超微粉碎,因而具有“微粉機”之稱。
【該題針對“粉體學基礎”知識點進行考核】
2、密度不同的藥物在制備散劑時,采用何種混合方法最佳
A、等量遞增法 B、將輕者加在重者之上 C、攪拌
D、多次過篩 E、將重者加在輕者之上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密度不同的藥物在制備散劑時,若密度差異較大時,應將密度小(質輕)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質重)者。
【該題針對“粉體學基礎”知識點進行考核】
3、下列不是粉碎目的的是
A、提高難溶性藥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B、便于多途徑給藥
C、有助于提取藥材中的有效成分 D、有利于混合 E、有利于藥物穩定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分析E選項:粉碎過程可能造成晶型轉變、熱分解、黏附與團聚性增加等不良作用,不利于藥物穩定。
粉碎的目的:固體藥物的粉碎是將大塊物料借助機械力破碎成適宜大小的顆粒或細粉的操作。粉碎的主要目的在于減小粒徑,增加比表面積。粉碎操作對制劑過程有一系列的意義:①有利于提高難溶性藥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②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勻;③有利于提高固體藥物在液體、半固體、氣體中的分散度;④有助于從天然藥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顯然,粉碎對藥品質量的影響很大,但必須注意粉碎過程可能帶來的不良作用,如晶型轉變、熱分解、黏附與團聚性的增大、堆密度的減小、在粉末表面吸附的空氣對潤濕性的影響、粉塵飛揚、爆炸等。
【該題針對“散劑”知識點進行考核】
4、《中國藥典》將藥篩按篩號分成
A、6種 B、7種 C、8種 D、9種 E、10種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散劑”知識點進行考核】
5、關于散劑制備的工藝流程,順序正確的是
A、粉碎-混合-分劑量-質量檢查-包裝 B、粉碎-過篩-分劑量-質量檢查-包裝
C、粉碎-過篩-混合-分劑量-質量檢查-包裝 D、粉碎-過篩-混合-質量檢查-分劑量-包裝
E、粉碎-混合-過篩-分劑量-質量檢查-包裝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散劑的制備工藝:物料→粉碎→過篩→混合→分劑量→質量檢查→包裝→散劑。
【該題針對“散劑”知識點進行考核】
6、當處方中各組分的比例量相差懸殊時,混合時宜用
A、過篩混合 B、濕法混合 C、等量遞加法 D、直接攪拌法 E、直接研磨法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比例相差過大時,難以混合均勻,此時應該采用等量遞加混合法(又稱配研法)進行混合,即量小藥物研細后,加入等體積其他細粉混勻,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勻。
【該題針對“散劑”知識點進行考核】
7、一般制成倍散的是
A、含毒性藥品的散劑 B、眼用散劑 C、含液體藥物的散劑
D、含低共熔成分的散劑 E、含浸膏的散劑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倍散”系指在小劑量的劇毒藥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劑制成的稀釋散。
【該題針對“散劑”知識點進行考核】
8、下列哪一條不符合散劑制備方法的一般規律
A、組分數量差異大者,采用等量遞加混合法
B、含低共熔組分時,應避免共熔
C、含液體組分,可用處方中其他組分或吸收劑吸收
D、組分堆密度差異大時,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小者
E、劑量小的毒性強的藥,應制成倍散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制備散劑的一般規律為:①組分的比例。數量差異懸殊、組分比例相差過大時,采用等量遞加混合法(又稱配研法)混合。②組分的密度。若密度差異較大時,應將密度小(質輕)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質重)者。③組分的吸附性與帶電性。一般應將量大且不易吸附的藥粉或輔料墊底,量少且易吸附者后加入。④含液體或易吸濕性的組分。處方中有液體組分時,可用處方中其他組分吸收該液體。⑤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組分。產生低共熔現象不利于組分的混合!北渡ⅰ毕抵冈谛┝康膭《舅幹刑砑右欢康奶畛鋭┲瞥傻南♂屔。
【該題針對“散劑”知識點進行考核】
9、散劑優點不包括
A、奏效快 B、劑量可隨意增減 C、掩蓋藥物的不良臭味 D、制法簡單 E、運輸攜帶方便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散劑特點:①散劑粉狀顆粒的粒徑小,比表面積大、容易分散、起效快;②外用散的覆蓋面積大,可同時發揮保護和收斂等作用;③貯存、運輸、攜帶比較方便;④制備工藝簡單,劑量易于控制,便于嬰幼兒服用。但也要注意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濕性、化學活性、氣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響。
【該題針對“散劑”知識點進行考核】
10、對散劑特點敘述錯誤的是
A、制備簡單、劑量易控制 B、外用覆蓋面積大,但不具保護收斂功能
C、貯存、運輸、攜帶方便 D、表面積大、易分散、起效快 E、便于小兒服用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外用覆蓋面積大,且具保護收斂功能。
【該題針對“散劑”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