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1.臟躁
2.癥瘕
二、填空題
1.“五不女”是指_、_、 、 、 。
2.陰挺的主要病機是 , 。
3.不孕癥主要與 , 有關。
4.不孕癥的辨證,主要依據__的變化,__的輕重程度,其次依據__及__,進行綜合分析,明確__,__,__,以指導治療。
5.婦人腹痛相當于西醫學的__ __ __及__等引起的腹痛.
6.婦人腹痛臨床以__腹痛多見,因此,本病多屬__的病癥.治療原則以__為主.
7. 癥瘕之為病,多因__、 __、 __、 __為瘕, __為癥.
8.臟躁一名最早見于__。
9. 癥瘕的辨證要點是按包塊的__ __ __ __以及兼證和月經情況辨其在__還是在__,屬__還是屬__,治療大法以__ __為主.佐以__兼調__.
10.不孕癥主要與__ __有關.臨床常見__ 、__、 __ 、__等型.
三、判斷題
1.對于癥瘕的治療,應遵循除邪務盡的原則.
2.女子婚后曾經生育,未避孕而二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稱為不孕癥,古名”全不產”.
3.子宮脫垂是指子宮脫出于陰道口外.
4.婦女出現的腹痛都稱為婦人腹痛.
5.臟躁相當于西醫的精神病.
四、問答題
1.簡答題
(1)婦科雜病的病因總結起來有哪幾點?
(2)西醫認為女性原因引起的不孕癥,主要與什么有關?
(3)簡述不孕癥的辨證分型及其治療原則.
(4)簡述子宮脫垂的分度標準.
(5)簡述血虛失榮婦人腹痛的主要癥候,治療原則及代表方.
(6)何謂不孕癥?
2. 論述題
(1)試述婦人腹痛與腸癰的區別.
(2)試述癥瘕的辨證要點.
(3)濕熱郁結婦人腹痛的發病機理是什么?試述其主要證候,治療原則及代表方。
五、病案分析
1. 某女,月經先期,經量少,頭暈耳鳴,腰酸腿軟,精神疲倦,小便清長,舌淡,苔薄,脈沉細.結婚4年未孕。
請說出其中醫診斷,證候分析,治療原則,代表方及藥物組成。
2. 某女,月經量多四年,經色紫黯,夾血塊,經行腹痛拒按,面色晦黯,肌膚少澤,口干不欲飲.婦檢:子宮增大如孕六周大小,質硬,表面不平,有突起感,舌紫黯 ,脈沉澀有力。
請說出其中醫診斷, 證候分析,治療原則,代表方及藥物組成.
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婦女精神抑郁,心中煩亂,無故悲傷欲哭,或苦笑無常,呵欠頻,稱為臟躁。
2.婦女下腹有結塊,或脹,或滿,或痛者,稱為癥瘕。
二、填空題
1.螺;紋;鼓;角;脈。
2.沖任不固;提攝無力
3.腎氣不足;沖任氣血失調
4.月經;帶下病;全身癥狀;舌脈;臟腑;氣血;寒熱虛實
5.盆腔炎;子宮頸炎;子宮肥大癥;盆腔瘀血癥
6.慢性;虛中夾實;通調沖任氣血;
7.臟腑不和;氣機阻滯;瘀血內停;氣聚;血結
8.《內經》;衰其大半而止
9.《金匱要略》
10.性質;大小;部位;病程的長短;氣;血 ;痰濕;熱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行氣化痰;寒熱
11.腎氣不足,沖任氣血失調;腎虛;肝郁;痰濕;血瘀
三、判斷題
1. 2.√ 3.√ 4. 5.
四、問答題
1.簡答題
(1)原因有三:其一,起居不慎,感受外邪;其二,臟陰虧少,情志不調;其三,稟賦不足,氣血虛弱。
(2)主要與排卵功能障礙、盆腔炎癥、盆腔腫瘤和生殖器畸形等疾病有關。
(3)腎虛型:腎氣虛:補腎益氣,填精益髓。 腎陽虛:溫腎助陽,化濕固精。
腎陰虛:滋腎養血,調補沖任。
肝郁型:疏肝解郁,理血調經。
痰濕型:燥濕化痰,理氣調經。
血瘀型:活血化瘀,溫經通絡。
(4)第一度:子宮頸下垂到坐骨棘水平以下,但不超越陰道口。
第二度:子宮頸及部分子宮體脫出陰道口外。
第三度:整個子宮體脫出于陰道口外。
(5)主要證候:小腹隱痛,喜按,頭暈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萎黃,舌淡,脈細無力。
治療原則:補血養營,和中止痛。
代表方:當歸建中湯
(6)婦女婚后夫婦同居二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稱為“原發性不孕”。若曾經生育或流產后,為避孕而又二年以上不孕者,稱為“繼發性不孕”。
2..論述題
(1)宮外孕多有停經史,腹痛性質為突然撕裂樣劇痛,自一側開始向全腹擴散。嚴重的伴有休克。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妊娠實驗陽性。超聲顯象一側附件低回聲區,后穹隆可見積液。腸癰(急性闌尾炎)是轉移性右下腹痛,體溫升高,麥氏點壓痛,盆腔檢查子宮附件無異常。超聲顯示子宮附件無異常。
(2)辨證要點是按包塊的性質,大小,部位,病程的長短以及月經情況。辨其在氣在血,屬痰濕還是熱毒。治療大法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佐以行氣化痰,兼調寒熱。但又必須根據患者體質強弱,病之久暫,酌用攻補,或先補后攻,或攻補兼施等法。并需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不可一味地猛攻、峻伐、以免損傷元氣。診斷明確的內生殖器系統腫瘤,可實行中西醫結合治療。
(3)素有濕熱內蘊,流注下焦,阻滯氣血,瘀積沖任;或經期產后,余血未盡,感受濕熱之邪,濕熱與血搏結,瘀阻沖任,胞脈血行不暢,不通則痛,以致腹痛。
主要癥候:小腹疼痛據按,有灼熱感,或有積塊,伴腰骶脹痛,低熱起伏,帶下量多,黃稠,有臭味,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治療原則:清熱除濕,化瘀止痛
代表方:清熱調血湯加敗醬草、薏苡仁、土茯苓
五、病案分析
(1)中醫診斷:不孕癥(腎氣虛型) 西醫診斷:原發性不孕
癥候分析:略
治療原則:補腎益氣,填精益髓
代表方:毓麟丸
組成:略
(2)中醫診斷:癥瘕(血瘀型) 西醫診斷: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瘤
癥候分析:略
治療原則:活血化瘀,散結消癥
代表方:桂枝茯苓丸
組成:略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