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1.月經病
2.月經先期
3.月經先后無定期
4.月經過少
5.崩漏
6.閉經
7.痛經
二、填空題
1. 月經病是指月經的___的異常,或伴隨___出現的癥狀為特征的疾病。
2. 月經失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
3. 月經病發生的主要機理是____________的損傷。
4. 月經病的辨證著重月經的__,及伴隨月經出現的其他癥狀,結合__來診斷。
5. 月經病的治療原則重在調經。調經的具體原則,有_________之異。
6. 月經病調理氣血,首先辨清在氣在血。病在氣者___;病在血者___。
7. 月經病調經,當分清先病后病:經不調而后生諸病者,__;因他病而后致經不調者,__。
8. 《景岳全書•婦人規》說“故調經之要,貴在______,______,知斯二者,則盡善矣。”
9. 月經先期是指月經提前______,經期____,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
10. 月經先期常見分型有______。實熱又可分為______。
11. 氣虛型月經先期,治則______,選方______。
12. 陰虛血熱型月經先期,治則______,選方______。
13. 陽盛血熱型月經先期,治則______,選方______。
14. 肝郁血熱型月經先期,治則______,選方______。
15. 月經后期是指月經周期延后______。經期____,連續2個周期以上。
16. 月經后期屬血寒實證者,治則______,選方____。
17. 月經后期屬氣滯型者,治則______,選方____。
18. 腎虛型月經先后無定期,治則______,選方____。
19. 月經過多的治療大法,經期以___為主,目的在于減少血量,防止失血傷陰。平時宜________。
20. 月經過多的主要機理是______而致經量過多。常見分型有_______。
21. 月經過少的主要機理有實有虛,虛者________,實者多________血海蓄溢不多而致漏。
22. 經期延長是指,月經周期________,經期超過______。
23. 經期延長最早見于《______》,稱為______。
24. 痛經的病位在____,變化在______,表現為________。
25. 氣滯血瘀型痛經,治則______,選方______。
26. 陽虛內寒型痛經,治則______,選方______。
27. 濕熱蘊結型痛經,治則______,選方______。
28. 原發性閉經是指________,繼發性閉經是指________。
29. 閉經的發病機理主要是沖任氣血失調,有虛、實兩方面。虛者由于______;實者因______。
30. 閉經的治療原則,根據病證虛者________,實者________。
31. 崩漏是指________。前者稱______;后者稱______。
32. 崩漏的發病機理主要是___。故經血從胞宮非時妄行,常見病因有___。
33. 治療崩漏,尚須本著______的原則,靈活掌握________三法。
34. 治崩之法,塞流即是____;澄源即是___;復舊即是___。
35. 治療崩漏根據不同年齡,青春期患者,重在____;育齡期患者,重在__;更年期患者,重在______。
36. 治療崩漏時,治崩宜______,不宜______。
37. 治療崩漏時,治漏宜______,不宜______。
38. 經行發熱的主要病機為____所致。
三 判斷題
1. 月經病是指伴隨月經周期出現的癥狀為特征的疾病。
2. 月經病的辨證著重月經的期、量、色、質、臭氣及伴隨月經而出現其他癥狀,結合形、氣、色、脈來診別。(同時結合全身證候,運用四診八綱進行綜合分析)
3. 月經病中,期的變化主要有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無定期;量的變化,主要有月經過多合月經過少。
4. 月經病的治療原則重在調經,具體方法主要有補腎、扶脾和疏肝。
5. 調經之法當先分清先病后;經不調而后生諸病者,當先治他病;因他病而后致經不調者,當先調經。
6. 月經先期是指平時月經周期正常,此次月經提前7天以上而至者。
7. 月經先期病因病機主要有氣虛和血熱,血熱之中有實熱和虛熱之分,實熱中又有陽盛血熱和肝郁血熱之別。
8. 虛熱型月經先期,治以養陰清熱調經,選方六味地黃湯。
9. 月經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50天一行者,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稱“月經后期”,又稱“月經愆期”。
10. 月經病論治的一般規律為,經期血室正開,大寒大熱之劑用時宜慎;經前血海沖盛勿濫補,宜予疏導;經后血?仗,勿強攻,宜于調補。
11. 月經后期的發病機理是精血不足,或邪氣阻滯,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月經后期,如伴經量過少,?砂l展為閉經。
12. 月經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塊,小腹冷痛,得熱減輕,畏寒肢冷,苔白,脈沉緊,治以溫經散寒調經,選方艾附暖宮丸。
13. 經期延后、量少、色黯紅或有小血塊、小腹作脹,或胸腹兩脅、兩乳脹痛、脈弦,治以理氣行滯,活血調經,選方逍遙散。
14. 月經周期不固定,時或提前,時或延后7天以上,連續3個周期以上者,稱“月經愆期”。
15. 月經先后無定期的發病機理,在于氣血失于調節而致血海蓄溢失常,常見有肝郁和腎虛兩種。
16. 月經先后無定期與崩漏之別在于前者表現周期或先或后,但經期正常,后者則表現為月經非時而下,而且經期、經量紊亂。
17. 月經先后無定期,肝郁者治以疏肝理氣調經,方取逍遙散;腎虛者,治以補腎調經,方取歸腎丸。
18. 月經過多是指月經量較以往明顯增多,周期基本正常,經期可延長。
19. 月經過多是指月經量明顯增多,周期經期正常,崩漏是指經血時多時少,淋漓不斷,周期基本正常。
20. 經來量多,色鮮紅或腎紅,質稠粘,或有小血塊,或有口渴心煩,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治以涼血清熱止血,選方清經散。
21. 氣虛型月經過多,治以補氣攝血固沖,方取補中益氣湯。
22. 月經量少是指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或點滴即凈,或經期縮短不足2天,經量亦少者。
23. 月經量少,或點滴即凈,色淡無塊,或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黃,小腹空墜、舌淡,脈細,治以養血調經,方取八珍湯。
24. 經期延長與崩漏的區別在于,前者月經周期正常,后者表現經血非時而下淋漓不斷。
25. 腎陰虛經間期出血和陰虛血熱所致的經期延長,治療法則為滋陰清熱止血,均選用兩地湯合二至丸。
26. 血瘀所致的經期延長和經間期出血,治以活血化瘀止血,方取逐瘀止血湯。
27. 經間期出血與赤帶的區別。赤帶的排出無周期性,持續時間較長,或反復發作,經間期出血,有明顯的周期性,多在月經中期發生。
28. 陽虛內寒之痛經,治以溫經暖宮止痛,方取艾附暖宮丸,寒濕阻滯之痛經,治以溫經散寒除濕,化瘀止痛,方取少腹逐瘀湯。
29. 氣滯血瘀型痛經,治以理氣化瘀止痛,方取少腹逐瘀湯。
30. 經行后又中斷達6月以上,婦科檢查無器質性病變者,稱原發性閉經。
31. 崩漏是指經血非時暴下不止或淋漓不盡,前者稱崩中或月經量多,后者稱漏下或月經量少。
32. 崩漏的發病機理主要是沖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故經血從胞宮非時妄行,可突然發作,亦可由月經失調發展而來。
33. 崩漏的發病,青春期患者多屬先天腎氣不足,育齡期患者多屬肝郁血熱,更年期患者多屬脾氣虛弱。
34. 崩與漏可互相轉化,血崩日久氣血耗傷,可變成漏;久漏不止病勢日進也可成崩,故常見崩漏并稱。
35. 血熱型崩漏,治以清熱涼血、固沖止血、調經,方取保陰煎。
36. 脾虛所致崩漏,治以補氣攝血,養血調經,方取歸脾湯。
37. 經行發熱,是以伴隨月經來潮而周期性發熱為辨證要點,治療以調氣血、和營衛為原則。
38. 脾虛型經行泄瀉表現為大便清稀如水,每在天亮前而瀉,伴脘腹脹滿,腎虛型經行泄瀉表現為大便稀薄,畏寒肢冷。
39. 脾虛經行泄瀉,方取苓桂術甘湯,腎虛者方取健固湯和四神丸。
40. 經行吐衄又稱倒經,其發病機理主要為火熱上炎,值月經期沖脈氣盛上逆,損傷陽絡,而發生吐血、衄血。臨床常見有肺腎陰虛和肝經郁火。
41. 肺腎陰虛型經行吐衄,治以滋腎潤肺,引血下行,方取知柏地黃湯。
42. 絕經前后諸癥屬腎之陰陽兩虛者,治以補腎扶陽,滋腎養血,方取左歸丸合右歸丸。
43. 月經前后諸癥的發生與肝臟關系最為密切。
四 問答題
1. 簡答題
(1)月經病的病因病機是什么?
(2)月經病的治療原則是什么?
(3)月經先期與經間期出血怎樣鑒別?
(4)月經過少與胎漏怎樣鑒別?
(5)崩漏的常見證型有哪些?其治則和選方是什么?
2. 病案分析
(1)陳某 女性 21歲 未婚 初診日期:1985年4月16日。近三月來月經周期為20天左右一行,量多,色深紅,質稠,心煩口渴,尿赤便結,舌質紅,苔黃,脈數。婦科檢查:宮體前位正常大小,附件未見異常。(請寫出診斷、病機、治則、選方。)
(2)韋某 女 32歲 已婚 出診日期:1987年1月20日;楹笕晡从R运美m為念。近半年來,月事一月二行,顏色紫紅,時夾血塊,量中等或多,素多白帶,間或色黃?淘\正值經期,小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心煩口渴,舌紅苔薄黃,脈弦數。婦科檢查:子宮前位,正常大小,附件(-)。
(3)王某 女 35歲 未婚 出診日期:1987年8月12日。患者平素行輕易郁,寡言,常見胸悶善嘆,年來月事不調,或五旬一至,或間月而行,量少,色黯紅夾塊,小腹脹痛,不喜揉按?淘\:已五旬月事未行,胸脅乳房脹痛不能觸衣,少腹脹痛拒按,煩躁不寧,舌苔正常,脈弦。
(4)段某 女 32歲 已婚 初診日期:1987年2月18日;颊咭荒昵靶腥斯ち鳟a術,術后即出現月事六旬或間月而行,量少,色黯淡,質清稀,常感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平素帶下量多,質清稀,面色晦暗,舌淡暗,苔薄白,脈沉細。婦科檢查:子宮后位,正常大小,附件未及異常。
(5)潘某 女 39歲 已婚 初診日期:1988年5月26日。患者近八月來,月經周期或40~50天一行,或20天左右一行,量少,色淡,質稀,平素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小便頻數,舌淡苔博,脈沉細。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