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某攙扶,G1P0,孕41周,宮口開大4~5cm,胎心100次/分,胎心監測示“晚期減速”,胎兒頭環球網校皮血pH值7.18,最恰當的處理為
A.面罩吸氧
B.產婦左側臥位,等待自然分娩
C.加宮縮抑制劑緩解宮縮
D.立即剖宮產
E.待宮口開全,陰道助產縮短第二產程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重癥胎兒窘迫或經處理未好轉者,應及時結束分娩。宮口未開全時,立即行剖宮產術。
22.診斷胎兒宮內窘迫的依據不包括
A.胎心音不規律,<100次/分
B.胎動頻繁
C.羊膜鏡檢羊水深綠色
D.胎兒頭皮血pH值<7.20
E.胎位異常
【試題答案】:E
【試題解析】:急性胎兒窘迫時胎心率高于160次/分或低于120次/分,均提示胎兒窘迫。胎心率不規則,胎心音減弱,是胎兒嚴重缺氧的征象,最終胎心音消失,胎兒死亡。缺氧早期,表現為胎環球網校動頻繁,如缺氧繼續加重,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腸蠕動增強,肛門括約肌松弛,胎糞排于羊水中。破膜后取胎兒頭皮血測定pH值,進行血氣分析,如果其pH值低于7.20提示胎兒有酸中毒,可診斷為胎兒窘迫。
23.初產婦臨產16小時,肛診宮口開全2小時,先露達棘下2cm,骨產道正常,枕后位,胎心122次/分。此時最恰當的分娩方式是
A.即刻行刮宮產術
B.行會陰側切術,產鉗助娩
C.靜脈點滴縮宮素
D.等待胎頭自然旋轉后陰道助產
E.靜脈高營養等待陰道自娩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本例第二產程延長,骨盆無異常,胎頭雙頂徑已達坐骨棘水平以下,可手轉胎頭至枕前位,再以產鉗術或胎頭吸引術結束分娩;如有困難,也可向后轉成正枕后位,再按正枕后位分娩機轉娩出。
24.關于病理性縮復環描述不正確的是
A.是先兆子宮破裂的征象
B.多發生于頭盆不稱、持續性橫位時
C.常伴有血尿
D.環痕之上宮體壓痛
E.必須立即剖宮產,以避免子宮破裂發生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病理性縮復環形成后,子宮下段膨隆環球網校有明顯壓痛。產婦自覺疼痛難忍,因膀胱受壓過久可出現排尿困難和血尿。必須立即剖宮產,以避免子宮破裂發生。
25.下列哪項因素與產后宮縮乏力性出血無關
A.產程延長
B.精神過度緊張
C.羊水過多
D.感染
E.胎膜早破
【試題答案】:E
【試題解析】:與產后宮縮乏力性出血相關的因素有1.全身因素。產程延長或精神過度緊張使產婦體力過度消耗;過度使用鎮靜劑、麻醉劑;全身急、慢性疾病等,均可引起宮縮乏力。2.局部因素。子宮過度膨脹(如雙胎、羊水過多、巨大兒);子宮肌纖維退行性變(如多產、感染、刮宮損傷等);子宮肌水腫、滲血(如重度貧血、妊高征、子宮胎盤卒中等);子宮肌瘤,子宮發育不良、畸形等,均可導致宮縮乏力。
26.持續性枕后位的特點是
A.腹部檢查清楚可及胎背
B.第二產程延長
C.肛查感骨盆前部空虛,后部滿
D.矢狀縫在骨盆斜徑上,大囟門居骨盆后方,小囟門居骨盆前方
E.其發生系由于骨盆入口狹窄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持續性枕后位多見于漏斗型骨盆、子宮收縮乏力、前置胎盤、復合先露、胎頭俯屈不良等。常導致第環球網校二產程延長或停滯。胎頭矢狀縫位于骨盆斜徑上,大囟門在骨盆右前方,小囟門在骨盆左后方。
27.G4P1,孕40周,人工流產3次,產程進展順利,胎兒娩出后30分鐘,胎盤未蛻出,亦無剝離征象,陰道無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胎盤剝離后滯留
B.胎盤剝離不全
C.胎盤部分性植入
D.胎盤完全粘連
E.胎盤嵌頓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多次或過度刮宮,子宮內膜受損或引起子宮內膜炎,致蛻膜不能良好發育而發生胎盤粘連,胎盤全部粘連或植入,一般無出血。
28.臀位妊娠時,胎兒宮內窘迫的診斷依據是
A.羊水胎糞污染
B.胎動增加
C.胎兒頭皮血pH值為7.3
D.胎心聽診120~160次/分
E.胎動時胎心率加速不明顯,基線變異小于3次/分
【試題答案】:E
【試題解析】:急性胎兒窘迫時胎心率高于160次/分或低于120次/分,均提示胎兒窘迫。胎心率不規則,胎心音減弱,是胎兒嚴重缺氧的征象,最終胎心音消失,胎兒死亡。胎兒宮內缺氧早期胎動頻繁,缺氧嚴重時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腸蠕動增強,肛門括約肌松弛,胎糞排環球網校于羊水中。當頭先露破膜后羊水中出現胎糞,表示胎兒窘迫;破膜后取胎兒頭皮血測定pH值,進行血氣分析,如果其pH值低于7.20提示胎兒有酸中毒,可診斷為胎兒窘迫。
29.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
A.宮縮乏力
B.胎盤植入
C.胎盤胎膜殘留
D.軟產道裂傷
E.凝血功能障礙
【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產后子宮收縮乏力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占總數的70%~75%。
30.坐骨棘間徑<10cm,坐骨結節間徑<8cm,恥骨弓角度<90°,應屬哪種類型骨盆
A.扁平骨盆
B.漏斗骨盆
C.均小骨盆
D.類人猿型骨盆
E.骨軟化病骨盆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骨盆入口平面各徑線值正常,但中骨盆和出口平面均狹窄,骨盆兩側向內傾斜似漏斗狀,故稱漏斗型骨盆。其坐骨棘間徑<10cm,坐骨結節間徑<8cm,坐骨結節間徑與后矢狀徑之環球網校和<15cm,恥骨弓角<90°,坐骨切跡寬度變窄。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