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答案:D
解答:部分激動劑具有一定的親和力,但內在活性低,單用時與受體結合后只能產生較弱的效應,即使濃度再增加也不能達到完全激動劑那樣的最大效應,因而僅可稱之為部分激動劑(與完全激動劑相比)。與完全激動劑合用時,如部分激動劑劑量增加,則會占領更多受體,故可妨礙完全激動劑與受體的作用,但本身的活性又有限,因而表現為拮抗激動劑的激動作用。故應選D,而其他各項均不是部分激動劑的特點,應注意加以區別。
17答案:E
解答:苯妥英鈉為治療癲癇大發作的首選藥物,對三叉神經痛的療效也好,還可用于治療洋地黃所致室性心律失常。但可引起牙齦增生為其不良反應。因此,A、B、C、D均為正確描述。本藥口服吸收緩慢而且不規則,血漿T1/2個體差異大。因此E為錯誤描述,正確答案為E。
18答案:B
解答:所有選擇中僅B項慶大霉素對綠膿桿菌有較強抗菌作用,故適用于綠膿桿菌感染。其他選擇所列的抗生素對綠膿桿菌無效故不能選用。
19答案:C
解答:可的松和潑尼松均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糖皮質激素藥物進入機體后在肝中分布最多,生物轉化也在肝中進行,其C4一C5間的雙鍵首先被加氫還原,隨后C3上的酮基還原成羥基再與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結合,最后由尿中排出。肝腎功能不全時,糖皮質激素的血漿半衰期常被延長。因此肝功能不良者應盡量避免選用本類藥物。故選擇C項。其他各選項所述均與實際相符故不能選擇。
20答案:C
解答:缺鐵的原因主要是:①急、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出血,鉤蟲病,多年肛痔或月經量過多等);②需鐵增加而攝入量不足(如兒童生長期、婦女妊娠和哺乳期等);③胃腸道吸收障礙(如萎縮性胃炎,胃大部分切除,慢性腹瀉等),這些均可導致體內鐵儲量逐漸耗竭,產生缺鐵性貧血。鐵劑用于防治缺鐵性貧血,療效甚佳。臨床常用的口服鐵劑為硫酸亞鐵,一般能迅速改善癥狀,貧血多在l一3個月恢復正常,應用硫酸亞鐵的同時,應同時進行對因治療,如鉤蟲病所致的貧血需進行驅蟲。葉酸主要治療葉酸缺乏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對于因其缺乏性惡性貧血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有輔助治療作用;而維生素K和安特諾新則為止血藥,分別為促進凝血過程的止血藥和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藥。故本題答案為C。
二、B型題
題號:(21—25)
答案:21.C 22.A 23.B 24.E 25.D
解答:根據對離子轉運和電生理特性的影響,一般將抗心律失常藥分為四類。試題中利多卡因(A)、奎尼丁(C)為鈉通道阻滯藥、維拉帕米(B)為鈣拮抗藥、普萘洛爾(D)為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胺碘酮(E)為延長動作電位時程(APD)藥。奎尼丁可與心肌細胞膜的脂蛋白結合,降低膜對Na+,K+等通透性,故有膜穩定作用,因此可延長APD和有效不應期(ERP)。利多卡因能抑制Na+內流,促進K+外流,使APD及ERP均縮短,但使APD縮短更明顯,故ERP/APD增大,使EBP相對延長,此特點與奎尼丁有所不同。
故21題應選C,22題應選A。維拉帕米為鈣拮抗劑,它阻滯心肌細胞膜慢鈣通道,抑制Ca2+內流,使自律性降低。故23題應選B。胺碘酮對浦氏纖維和心室肌的APD和ERP可以延長,但對心房和房室結(AV)的卻很少影響,故它有選擇性延長APD和ERP的作用,因此24題應選E。普萘洛爾為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但它對心臟的β受體和支氣管的β受體缺乏選擇性,因而在抗心律失常的同時,也因為支氣管β受體被阻滯,使膽堿能神經支配相對占優勢,引起支氣管收縮,對支氣管哮喘病人易誘發及加重哮喘發作。因此,此時應禁用普萘洛爾。故第25題應選擇D。
相關推薦:考前必看:2010年衛生資格考試必知注意事項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