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劑系指藥物溶解于溶劑中所形成的澄明液體制劑。這里指的是低分子藥物溶液劑。溶液劑應是澄明液體。根據需要溶液劑中可加入助溶劑、抗氧劑、甜味劑、著色劑等附加劑。
(一)溶液劑的制法
溶液劑有二種制法。即溶解法、稀釋法。
1.溶解法制備過程是:藥物的稱量-溶解-濾過-質量檢查-包裝等步驟。具體方法:取處方總量1/2~3/4量的溶劑,加入稱好的藥物,攪拌使其溶解。處方中如有附加劑或溶解度較小的藥物,應先將其溶解于溶劑中,再加人其他藥物使溶解。根據藥物性質,必要時可將固體藥物先行粉碎或加熱助溶。難溶性藥物可加適當的助溶劑使其溶解。濾過,并通過濾器加溶劑至全量。濾過可用普通濾器、垂熔玻璃濾器及砂濾棒等。濾過后的藥液應進行質量檢查。如處方中含有糖漿、甘油等液體時,用少量水稀釋后加入溶液劑中。如使用非水溶劑,容器應干燥。制得的藥物溶液應及時分裝、密封、貼標簽及進行外包裝。
飼:碘酊
處方 碘 20g
碘化鉀 15g
乙醇 500ml
蒸餾水加至l000ml
制法取碘化鉀,加蒸餾水20ml溶解后,加碘及乙醇攪拌使溶,再加蒸餾水,使全量成l000ml即得。
碘化鉀為助溶劑,溶解碘化鉀時盡量少加水,以增大其濃度,有利于碘的溶解。
2.稀釋法稀釋法系先將藥物制成高濃度溶液或易溶性藥物制成貯備液,再用溶劑稀釋至需要濃度即得。用稀釋法制備溶液劑時應注意濃度換算,揮發性藥物濃溶液稀釋過程中應注意揮發損失,以免影響濃度的準確性。
(二)溶液劑制備時應注意的問題
溶液劑制備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問題,必須予以認真對待否則將影響溶液劑的質量。有些易溶性藥物,但溶解緩慢,藥物在溶解過程中應采用粉碎、攪拌、加熱等措旋;易氧化的藥物溶解時,宜將溶劑加熱放冷后再溶解藥物,同時應加適量抗氧劑,以減少藥物氧化損失;對易揮發性藥物應在最后加人,以免因制備過程而損失。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