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類藥物
1.磺胺類藥物的構效關系
(1)對氨基苯磺酰胺為必需結構,即苯環上的氨基與磺酰氨基必須處在對位,在鄰位或間位無抑菌作用。
(2)芳氨基上的取代基對抑菌活性有較大的影響。多數磺胺沒有取代基,若有取代基,則必須在體內易被酶分解或還原為游離的氨基才有效,如RcONH-,R-N=N-,-N02等基團,否則無效。
(3)磺酰氨基上Ⅳ一單取代化合物多可使抑菌作用增強,而以雜環取代時抑菌作用較優。N、N-雙取代化合物一般喪失活性。
(4)苯環若被其他芳環取代或在苯環上引入其他基團,抑菌活性降低或喪失。
磺胺類藥物的酸性離解常數(pKa)與抑菌作用強度有密切的關系,當pK.6.5~7.0時,抑菌作用最強。
2.磺胺類代表藥物
磺胺甲嗯唑(Sulfamethoxazole)又名新諾明(Sinomin)、磺胺甲基異噁唑(SMZ)。
磺胺甲噁唑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對多數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具有抗菌活性;前芳奏胚虻淖饔锰攸c是吸收或排泄緩慢,一次給藥后有效藥物濃度可維持10—24h;前芳讎f唑主治大腸埃希菌和變形桿菌引起的急性、慢性尿路感染;腦膜炎球菌所致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預防;流感桿菌所致的中耳炎等。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具有廣譜及較強抗菌活性,對革蘭陽性及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抗菌增效劑
抗菌增效劑是指與抗菌藥配伍使用后,能增強抗菌藥療效的藥物。
在研究抗瘧藥的過程中,發現5-取代芐基-2,4-二氨基嘧啶類化合物對二氫葉酸還原酶具有抑制作用,也可以影響輔酶F的形成,從而達到化學治療的目的。其中甲氧芐啶(TrimethoprimTMP)對二氫葉酸還原酶進行可逆性地抑制作用,可廣泛抑制革蘭陽性和陰性菌。
其他抗菌增效劑有:
丙磺舒(Probenecid)其作用機制是可以抑制有機酸的排泄,從而提高有機酸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丙磺舒與青霉素合用時,由于降低青霉素的排泄速度,從而增強青霉素的抗菌作用。
克拉維酸(Clavulamic Acid)具有抑制盧一內酰胺酶的作用,與盧一內酰胺抗生素合用時,可以保護其免受JB一內酰胺酶的作用。
甲氧芐啶(Trimethoprim)具有廣譜抗菌作用,抗菌譜與磺胺藥類似,通過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發揮抗菌作用,但細菌較易產生耐藥性,很少單獨使用。通常與磺胺類藥物,如磺胺甲噁唑或磺胺嘧啶合用,可使其抗菌作用增強數倍至數十倍。甚至有殺菌作用,而且可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還可增強多種抗生素(如四環素、慶大霉素)的抗菌作用。
甲氧芐啶口服吸收完全,可達給藥量的90%以上,吸收后廣泛分布于全身組織和體液中,可穿過血腦屏障,在腦膜炎癥時腦脊液藥物濃度可達血液濃度的50%~100%,可穿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胎兒循環血藥濃度與母體血藥濃度相近。甲氧芐啶主要經腎排泄,24h尿中排出量為給藥量的40%~60%:其中80%~90%以藥物原型排出,消除半衰期為8~10h。
關注"執業藥師"官方微信成績查詢、保過課程、報名信息!
執業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