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類抗代謝
腺嘌呤和鳥嘌呤是DNA和RNA的重要組分,次黃嘌呤是腺嘌呤和鳥嘌呤生物合成的重要中間體。嘌呤類抗代謝物有次黃嘌呤和鳥嘌呤的衍生物,以及腺嘌呤核苷拮抗物。
巰嘌呤(Mercaptopurine)為黃嘌呤6位羥基以巰基取代得到的衍生物。巰嘌呤在體內經酶促轉變為有活性的6一硫代次黃嘌呤核苷酸(即硫代肌苷酸),抑制腺酰琥珀酸合成酶,阻止次黃嘌呤核苷酸(肌苷酸)轉變為腺苷酸(AMP);還可抑制肌苷酸脫氫酶,阻止肌苷酸氧化為黃嘌呤核苷酸,從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巰嘌呤可用于各種急性白血病的治療,對絨毛膜上皮癌、惡性葡萄胎也有效。
但是巰嘌呤水溶性較差。我國科研人員從人工合成胰島素中用亞硫酸鈉可使-S-s-鍵斷裂形成水溶性R-S-S03Na衍生物中受到啟發,合成了巰嘌呤的前體藥物磺巰嘌呤鈉(Sulfomercaprine So- dium),增加了藥物的水溶性,也克服了巰嘌呤的其他缺點。生成的R-S-S03Na鍵可被腫瘤細胞中巰基化合物和酸性介質選擇性分解,釋放出巰嘌呤。因為腫瘤組織pH較正常組織低,巰基化合物含量也比較高,對腫瘤可能有一定的選擇性。磺巰嘌呤鈉的用途與巰嘌呤相同,顯效較快,毒性較低。氟達拉濱(Fludarabine)是阿糖腺f{:的2一氟代衍生物,某些藥理作用與阿糖胞苷相似。阿糖腺苷可很快被腺苷脫氨酶作用而失活,而氟達拉濱卻不被這種酶滅活。氟達拉濱是以5 ’-單磷酸酯的形式得到,稱為磷酸氟達拉濱。口服后,磷酸氟達拉濱在體內迅速去磷酸化,得到氟達拉濱,被淋巴細胞吸收后復磷酸化成為有活性的氟達拉濱三磷酸酯,抑制DNA合成。
氟達拉濱對B細胞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療效顯著,特別是對常規治療方案失效的患者有效。
嘧啶類抗代謝
嘧啶類抗代謝物主要有尿嘧啶和胞嘧啶兩類。
1.尿嘧啶抗代謝物
氟尿嘧啶(Fluorouracfl),又名5-Fu。結構中含有兩個氮原子,故有兩個pKa值,分別是8.0和13.0。
氟尿嘧啶必須在體內經核糖基化和磷酰化等生物轉化作用后,才具有細胞毒性。氟尿嘧啶在細胞內轉化為有效的脫氧核糖尿苷酸后,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導致腫瘤細胞缺少胸苷酸,干擾DNA的合成。氟尿嘧啶同樣可以干擾RNA的合成。
氟尿嘧啶在空氣及水溶液中都非常穩定,在亞硫酸鈉水溶液中較不穩定。首先亞硫酸根離子在氟尿嘧啶C-5、C-6雙鍵上進行加成,形成了不穩定的5-氟-5,6-二氫-6-磺酸尿嘧啶。它或消去s03H或F,則分別生成氟尿嘧啶和6-磺酸基尿嘧啶。若在強堿中,則開環,最后生成2-氟-3-脲丙烯酸和氟丙醛酸。
2.胞嘧啶抗代謝物
在研究尿嘧啶構效關系時發現,尿嘧啶4位的羥基被氨基取代后得到的胞嘧啶衍生物,亦有較好的抗腫瘤作用。
鹽酸阿糖胞苷(Cytarabine Hydrocldoride)是內源性的脫氧胞苷2 ’-OH衍生物,其2位羥基可產生空間障礙,妨礙嘧啶堿基繞著核苷酸鍵的旋轉,使多阿糖胞苷酸的堿基不能像多脫氧核苷酸那樣正常地堆積起來。鹽酸阿糖胞苷在體內經脫氧胞嘧啶激酶的催化下先轉化為5一磷酸核苷酸(Ara— CMP),Ara—CMP與核苷酸激酶反應形成二磷酸和三磷酸核苷酸(Ara—CDP和Ara—CTP)。Ara— CTP的積聚可抑制DNA聚合酶及少量摻入DNA,阻止DNA的合成,抑制細胞生長,發揮抗癌作用。
鹽酸阿糖胞苷主要用于治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是非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治療的首選藥物,并逐漸擴大到某些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與其他抗腫瘤藥合用可提高療效。
關注"執業藥師"官方微信報名時間、保過課程、試題信息!
執業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