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開環核苷類抗病毒藥物
核苷類抗病毒藥物通常需要在體內轉變成三磷酸酯的形式而發揮作用,這是此類藥物共有的作用機制。
齊多夫定(Zidovudine)為胸苷的類似物,在其脫氧核糖部分的3位上以疊氮基取代,它可以對能引起艾滋病的HlV和T細胞白血病的RNA腫瘤病毒有抑制作用,為抗逆轉錄酶病毒藥物。
齊多夫定進入HIV感染的細胞內,先由宿主細胞內的胸苷激酶、胸苷酸激酶及核苷二磷酸激酶磷酸化,生成5'-三磷酸化齊多夫定而發揮作用。
司他夫定(Stavudine)為脫氧胸苷的脫水產物,引入2’,3’-雙鍵,是不飽和的胸苷衍生物。司他夫定對酸穩定,口服吸收良好,血漿半衰期比較短,為1~2h,大量的藥物以原型從尿中排泄。
司他夫定作用機制和齊多夫定相似,進入細胞后,在5’位逐步磷酸化,生成三磷酸酯,從而達到抑制逆轉錄酶活性,使DNA鍵斷裂的作用。司他夫定對HIV-1和HIV一2有同等抑制作用,對齊多夫定產生耐藥性的HIV一病毒株有抑制作用,但骨髓毒性是齊多夫定的1/10以上。司他夫定適用于對齊多夫定、扎西他濱等不能耐受或治療無效的艾滋病及其相關綜合征。
拉米夫定(Lamivudine)是雙脫氧硫代胞苷化合物,有β-D-(+)及β-L-(-)兩種異構體,兩種異構體都具有較強的抗HIV-1的作用。但其β-L-(-)的異構體對胞苷一脫氧胞苷脫氨酶的脫氨基作用有拮抗作用。
拉米夫定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可達72%~95%,血漿半衰期為2—4ho
扎西他濱口服可經胃腸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為87%~l00%,口服后1~2h血藥濃度達峰值。扎西他濱較易通過姐腦屏障,75%的藥物以原型經腎排出。血漿半衰期為1.2h。
扎西他濱臨床主要用于不能耐受拉米夫定治療的艾滋病及艾滋病相關綜合征患者,與拉米夫定合用對HIV有相加或協同作用,并可阻止耐藥病毒株的出現及減少毒性反應。
喹諾酮類代表藥物
鹽酸諾氟沙星(Norfloxacin Hydrochloride)又名氟哌酸,在室溫下相對穩定,但在光照下可分解,得到兩種7一哌嗪環開環產物,從而產生光毒性。在酸性條件下回流可進行脫羧得到3一脫羧產物,失去抗菌活性。
本品具有良好的組織滲透性,抗菌譜廣,對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都有較好的抑制作用,特別是對銅綠假單胞菌的作用大于氨基糖苷類的慶大霉素。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泌尿道、腸道及耳道感染。不易產生耐藥性,使用較安全。
鹽酸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為諾氟沙星分子中1位乙基被環丙基取代所得的喹諾酮類抗菌藥。環丙沙星穩定性好,室溫保存5年未見異常。只有在0.05mol/L鹽酸中,90℃加熱或用1%環丙沙星水溶液經500001x光照l2h后,方可檢出:3-脫羧產物和7一哌嗪環開環產物。
環丙沙星口服后,生物利用度為38%~60%,血藥濃度較低,靜脈滴注可彌補此缺點,半衰期為3.3~5.8h,藥物吸收后體內分布廣泛。本品有口服制劑、注射劑等多種劑型。
鹽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為左旋體,其混旋體為氧氟沙星(Ofloxacin),也在臨床上使用。
鹽酸左氧氟沙星在臨床上主要用于革蘭陰性菌所致的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感染等,亦可用于免疫損傷患者的預防感染。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為5位氨基取代基的喹諾酮類藥物,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對革蘭陽性菌,特別是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比現有的喹諾酮類藥物都強;對革蘭陰性菌、厭氧菌、支原體屬、衣原體也有很強抗菌活性。
關注"執業藥師"官方微信報名時間、保過課程、試題信息!
執業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