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藥物的代謝
藥物進入機體后,發生化學結構的改變稱其為生物轉化或轉化(biotransformation),形成新的物質稱為代謝產物。
藥物在體內發生轉化的器官主要是肝臟,腸、腎、肺和腦也是藥物代謝部位。
1.藥物代謝的意義 藥物經過轉化以后,其藥理活性發生改變,大多數藥物經代謝后失去活性(減弱或消失),稱為滅活(inactivation);
2.藥物代謝酶藥物在體內的轉化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這些催化藥物轉化的酶,統稱為藥物代謝酶(drug metabolism enzymes),簡稱藥酶。
藥物分布的規律性
①藥物首先分布于腦、心、肝、腎等血流量相對較大的器官組織,然后再分布到肌肉、皮膚或脂肪等血流量相對較小的組織,這種現象稱為藥物再分布。硫噴妥鈉因高脂溶性,給藥后快速進入腦組織,產生麻醉效應;然后向脂肪組織轉運,作用消失;
②藥物在體內分布是有選擇性的,碘集中分布于甲狀腺組織,鏈霉素主要分布于細胞外液,灰黃霉素以脂肪、皮膚和毛發的等組織分布較多,能沉積在皮膚角質和新生的毛發、指(趾)甲角質部分。
影響藥物分布因素主要有: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和體內特殊屏障等。
抗微生物藥抑制蛋白質合成
細菌蛋白質合成包括:起始、肽鏈延長和終止3個階段,在胞漿內通過核糖體循環完成,抑制蛋白質合成的藥物,分別作用于蛋白質合成的不同階段,發揮抗菌作用。
1.起始階段:氨基糖苷類阻止30s亞基和70s始動復合物的形成;
2.肽鏈延長階段:四環素類與30s亞基結合,阻止氨基酰tRNA與其A位結合,肽鏈形成受阻而抑菌;氯霉素、克林霉素抑制肽酰基轉移酶;大環內酯類抑制移位酶,從而阻止肽鏈的延長;
3.終止階段:氨基糖苷類阻止了終止因子與A位結合,使肽鏈不能從核糖體釋放出來,使核糖體循環受阻,而發揮殺菌作用。
關注"執業藥師"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