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臨床藥物治療的依從性
老年人易忘記用藥且易發生不良反應,許多藥物不經醫生處方甚至自用非處方藥,這就要求醫生全面掌握病人所有的用藥信息,和病人交談,可以幫助醫生制定出簡明的治療計劃,避免與未知藥物相互作用的危險,也使病人了解不能隨意自己減量來防止不良反應。老年人對藥物敏感,需要調整劑量。
兒童藥物治療的的依從性問題
兒童比成人更容易發生不依從的問題,研究表明,鏈球菌感染的兒童用10天為一療程的抗生素(青霉素),56%的人在第3天停用,72%的人第6天停用,82%的人第9天停用。在青少年慢性病患者中如糖尿病、哮喘等需終身治療時,依從性更差。
有時候病人不理解這個問題,研究顯示病人在看病后15分鐘就忘了大約一半的醫囑,病人前1/3的內容記得最清楚,診斷比治療更易記住,這就是為什么兒科醫生的治療計劃應簡明且需書面醫囑。
臨床藥物治療的原則有哪些
(一)明確治療對象:應根據吸毒人員的具體情況進行確定,并非每個戒毒者都需要同樣的藥物、同樣的劑量、同樣的療程進行治療。輕度戒斷癥狀或已經過強戒后期不必使用藥物治療,通過思想矯治、心理矯治也能達到減輕癥狀的目的。
(二)確定藥物使用種類:使用藥物的種類、數量都應由有藥物治療經驗的醫生確定,不能由戒毒者自己來確定。單一藥物能達到治療效果的,決不能再使用其它藥物。嚴格限制同時使用幾種去毒藥物,癥狀一經緩解,藥物應逐漸減量直至停藥。
(三)確定療程:對于需要進行藥物治療的吸毒人員,應根據治療對象的身體健康狀況,吸毒時間的長短、吸毒量的多少、個人意識問題,以及思想矯治、心理矯治的情況確定藥物治療的時間。
(四)嚴格執行治療方案:治療計劃一經實施,則必須按原方案嚴格執行,使用替代類藥物嚴逐步遞減,直至停藥。除情況特性,臨時需要使用其它藥物配合治療外,不應該改變治療計劃,以免治療失敗。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