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解熱、鎮痛、抗炎藥及抗痛風藥
第一節 解熱、鎮痛、抗炎藥
非甾體抗炎藥(NSAID)
一、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
(一)作用特點
通過抑制環氧酶(COX),減少炎癥介質——抑制前列腺素(致痛物質)和血栓素的合成——鎮痛。
通過作用于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引起外周血管擴張,皮膚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熱增加——解熱。
COX有兩種同工酶:COX-1和COX-2。
COX-2——引起炎癥反應。
COX-1——在人體組織存在,具有生理作用。
①胃壁COX-1促進胃壁血流、分泌黏液和碳酸氫鹽以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不受損傷。
②血小板COX-1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縮。
腎組織內同時具有COX-1和COX-2,共同維護生理功能。
1.水楊酸類——阿司匹林、貝諾酯。
2.乙酰苯胺類——對乙酰氨基酚——輕中度骨性關節炎首選。抗炎效果較弱。還可用于:中、重度發熱;輕、中度疼痛,如頭痛、肌痛、痛經、關節痛、癌性疼痛。
3.芳基乙酸類——吲哚美辛、雙氯芬酸、萘美丁酮。
①吲哚美辛——風濕病的炎癥疼痛及急性骨骼肌損傷,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經等疼痛。高熱。
②雙氯芬酸——急、慢性關節炎和軟組織風濕所致疼痛,以及創傷后、術后的疼痛、牙痛、頭痛等。解熱。痛經及拔牙后止痛。
4.芳基丙酸類——布洛芬、萘普生。
布洛芬用于——
①慢性關節炎的關節腫痛;
②軟組織風濕疼痛,如肩痛、腱鞘炎、肌痛及運動后損傷性疼痛;
③急性疼痛,如手術后、創傷后、牙痛、頭痛;
④解熱。
5.1,2-苯并噻嗪類——又稱昔康類,對COX -2的抑制作用比COX-1強,有一定的選擇性——吡羅昔康、美洛昔康。
6.選擇性COX -2抑制劑
——塞來昔布、尼美舒利、依托考昔。
(二)典型不良反應
1.最常見——胃腸道反應,包括:
胃十二指腸潰瘍及出血、胃穿孔等——COX-1有關。
2.凝血障礙——血小板減少、再性障礙性貧血。
3.阿司匹林——水楊酸反應。
4.過敏反應——阿司匹林——哮喘。
5.肝壞死、肝衰竭——瑞夷綜合征。
阿司匹林5大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
2.凝血障礙
3.水楊酸反應
4.過敏
5.瑞夷綜合征
阿司匹林口訣
非甾體抗炎,抑制環氧酶,
解熱又鎮痛,抗炎抗風濕。
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
不良反應多,為您揚名易。
6.腎功能受損——由于腎臟同時具有兩種COX,因此某些NSAID類藥導致下肢浮腫、血壓升高、電解質紊亂,甚至一過性腎功能不全。
7.塞來昔布——類磺胺過敏反應——易致藥熱、藥疹、瘀斑、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猩紅熱樣疹、蕁麻疹或巨皰型皮炎或產生剝脫性皮炎而致死。
8.COX-2選擇性抑制劑——可避免胃腸道損害,但促進血栓形成——心血管不良反應。
9.尼美舒利——肝損傷:肝酶升高、黃疸。
(三)禁忌證
1.妊娠及哺乳期。12歲以下兒童禁用尼美舒利。
2.[教材太冗繁,暫從簡]消化道出血、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嚴重血液系統異常(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癥)、嚴重肝、腎、心功能異常者。
二、用藥監護
(一)發熱首選對乙酰氨基酚;
鎮痛首選對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不能奏效再用萘普生。
(二)權衡利弊
(1)有胃腸道病史者——選擇性COX-2抑制劑;有心肌梗死、腦梗死病史患者則避免使用選擇性COX-2抑制劑。
(2)一種藥足量使用1~2周后無效才更改為另一種。避免兩種或兩種以上同時服用,因其療效不疊加,而不良反應增多。
(3)不宜空腹服用。服藥期間應戒酒——乙醇可致出血和出血時間延長;
(4)階梯式加量、階梯式漸次減量。
(三)對創傷性劇痛和內臟平滑肌痙攣引起的疼痛(痛經除外)——中樞神經系統鎮痛藥(第一章)。對急性疼痛——對乙酰氨基酚+麻醉性鎮痛藥。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