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及多黏菌素
【大綱要求】: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抗菌作用機制、抗菌譜、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鏈霉素、慶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抗菌作用特點及臨床應用
多黏菌素的抗菌作用及不良反應
第一節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一、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共性
氨基糖分子與氨基環醇以苷鍵結合
共同特點:
1.有機堿化合物。 2.藥動學:解離度大、口服難吸收,肌注給藥,腎臟排出
3.抗菌譜較廣,對各種需養G-菌有強效。
殺菌特點:(p72)①殺菌速率和殺菌時程呈濃度依賴性。②僅對需氧菌有效,對需氧G-桿菌的作用強。③具有較長時間的PAE,且呈濃度依賴。④有初次接觸效應(FEE),即首次接觸氨基糖苷類時,細菌能迅速被殺死,再次或多次接觸同種抗生素時,其殺菌作用明顯降低。⑤在堿性環境中抗菌活性增強。
4.抗菌機制:阻礙細菌蛋白質合成的全過程、靜止期殺菌。
5.臨床應用: ①主要用于敏感需養G-桿菌所致全身感染。
②對于敗血癥、肺炎、腦膜炎等G-桿菌引起的嚴重感染,需聯合廣譜半合成青霉素、第三代頭孢菌素及氟喹諾酮類藥物。
6.不良反應: ①耳毒性(前庭損害、耳蝸神經損害) ②腎毒性 ③神經肌肉阻斷作用 ④過敏反應
二、常用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一)慶大霉素
【抗菌作用】1.敏感G-桿菌感染 2.對銅綠假單孢菌有效 3.對G+:金葡菌作用較強
【臨床應用】1.嚴重G-桿菌引起感染 2.銅綠假單孢菌感染
銅綠假單孢心內膜炎——慶大霉素+羧芐西林
3.混合感染:與羥芐西林、頭孢菌素聯合應用 4.口服:腸道感染、腸道術前準備
【不良反應】遲發性耳聾、腎毒性
(二)鏈霉素
【作用特點】 1.對多種G-桿菌有強效 2.易產生耐藥性:持久不變,依賴性菌株
【臨床應用】 1.鼠疫、兔熱病治療 2.布氏桿菌病:鏈霉素+四環素
3.草綠色鏈球菌心內膜炎:鏈霉素+青霉素 4.細菌性心內膜炎:鏈霉素+青霉素+氨芐西林
5.結核桿菌:鏈霉素+利福平、異煙肼
【不良反應】毒性:過敏性休克反應
(三)其他藥特點
1.阿米卡星:抗菌譜最廣
對金葡菌和銅綠假單孢菌產生的鈍化酶穩定,主要用于耐藥菌株引起的感染
2.妥布霉素:抗銅綠假單孢菌作用強 3.奈替米星:對多種氨基糖苷類鈍化酶穩定,毒性小
4.大觀霉素(壯觀霉素):淋球菌 5.對銅綠假單孢菌有效的藥物:
妥布霉素(最強)、阿米卡星、慶大霉素
6.耐酶: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