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生物的利用度介紹
通常人們在服藥后,最關心的是藥物的治療效果大小和出現治療效果的時間。藥物進入人體后必須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才能發揮治療作用,并且血液中的濃度要達到有效濃度,否則無治療效果。但若血藥濃度太高、超過最小中毒濃度又能導致中毒。生物利用度就是衡量血管外給藥劑量中能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的相對分量與在血液循環中出現的相對速度。換言之,生物利用度包含藥物吸收速度與吸收程度。例如靜脈注射給藥,藥物是直接輸入血管,100%進入血液循環,就沒有吸收過程。但是口服藥必須經胃腸道吸收,其吸收程度與速度的高低和快慢直接與藥物療效有關。因此。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評價藥物制劑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新藥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
對于預防、治療嚴重疾病的藥物,特別是對治療量與中毒量很近以及劑量與不良反應密切相關的藥物,應進行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藥物
肝 素:增強抗凝血酶Ⅲ對凝血因子的滅活作用。體、內外抗凝血。香豆素類抗凝血藥:維生素K拮抗劑。
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中的環加氧酶,減少血栓素A2(TXA2)合成。纖維蛋白溶解藥(鏈激酶):使無活性的纖溶酶原變為活性纖溶酶,溶解纖維蛋白。促凝血藥(維生素K):維生素K1:低凝血酶原血癥,內臟平滑肌絞痛有明顯效果。對新生兒、早產兒可致溶血和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抗貧血藥:(一)鐵劑的臨床應用:治療缺鐵性貧血。(二)葉酸類的藥理作用1.巨幼紅細胞性貧血;2.糾正因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惡性貧血。(三)維生素B12的藥理作用1.促進四氫葉酸的循環利用,維生素B12缺乏會引起葉酸缺乏癥狀;2.B12缺乏導致神經髓鞘脂質合成異常,出現神經癥狀。
血容量擴充劑(右旋糖酐):低血容量性休克,低、小分子右旋糖酐也用于DIC.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