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的作用及應用
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性質不穩定,能使粘痰中連接粘蛋白肽鏈的二硫鍵斷裂,變成小分子的肽鏈,從而降低痰的粘滯性,易于咳出。霧化吸入用于治療粘稠痰阻塞氣道,咳嗽困難者。緊急時氣管內滴入,可迅速使痰變稀,便于吸引排痰。有特殊臭味,可引起惡心、嘔吐。對呼吸道有刺激性,可致支氣管痙攣,加用異丙腎上腺素可以避免。支氣管哮喘患者慎用。滴入氣管可產生大量分泌液,故應及時吸引排痰。霧化吸入不宜與鐵、銅、橡膠和氧化劑接觸,應以玻璃或塑料制品作噴霧器。也不宜與青霉素、頭孢菌素、四環素混合,以免降低抗生素活性。
高效利尿劑的不良反應
高效利尿劑有呋塞米(furosemide,呋喃苯胺酸),依他尼酸(etacrynic acid,利尿酸),布美他尼(bumetanide)。
高效利尿劑的不良反應:
1.水與電解質紊亂常為過度利尿所引起,表現為低血容量、低血鉀、低血鈉、低氯堿血癥等。低血鉀癥的癥狀為惡心、嘔吐、腹脹、肌無力及心律失常等,嚴重時可引起心肌、骨骼肌及腎小管的器質性損害及肝昏迷,故應注意及時補充鉀鹽,加服留鉀利尿藥可避免或減少低血鉀的發生。長期應用還可引起低血鎂、K+和Mg2+之間的內在關系已明確,當低血K+與低血Mg2+同時存在時,如不糾正低血Mg2+,即使補充K+也不易糾正低血鉀。
2.高尿酸血癥和高氮質血癥前者主要由利尿后血容量降低、胞外液濃縮,使尿酸經近曲小管的再吸收增加所致。另一原因是利尿藥和尿酸經有機酸分泌途徑排出時相互競爭,長期用藥時多數病人可出現高尿酸血癥,但臨床痛風的發生率較低。
3.胃腸道反應表現為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大劑量時尚可出現胃腸出血。
4.耳毒性呈劑量依賴性,表現為眩暈、耳鳴、聽力減退或暫時性耳聾,依他尼酸最易引起,且可發生永久性耳聾。組織學檢查發現耳蝸管基底膜毛細胞受損傷,內淋巴電解質成分改變,如Na+、Cl-濃度的升高等可能與耳毒有關,耳毒性主要發生在腎衰者使用高劑量利尿藥時。布美他尼的耳毒性最小,為呋塞米的1/6,對聽力有缺陷及急性腎衰者宜選用布美他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