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離度對藥效的影響
有機藥物多數為弱酸或弱堿,在體液中只能部分解離,藥物的離子型和分子型在體液中同時存在。通常藥物以分子型通過生物膜,進入細胞后,在膜內的水介質中解離成離子型,以離子型起作用。故藥物應有適宜的解離度。
溶解度、分配系數對藥效的影響
水是生物系統的基本溶劑,藥物要轉運擴散至血液或體液,需要溶解在水中,即要求一定的水溶性(親水性)。而藥物要通過脂質的生物膜需要一定的脂溶性(親脂性)。
過大或過小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均不利于藥物的吸收。
藥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的相對大小一般以脂水分配系數來表示。
P=Co/Cw
脂水分配系數:化合物在互不相溶的非水相和水相中分配平衡后,在非水相中的濃度Co和水相中的濃度Cw的比值,常取其對數lgP,且廣泛采用正辛醇作為非水相測定脂水分配系數。
藥物的化學結構決定其水溶性和脂溶性,改變分子結構將顯著影響脂水分配系數。例如在分子中引入極性較大的基團使脂水分配系數下降,反之使脂溶性增加。各類藥物因作用不同,分別要求不同的脂溶性,比如,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需要通過血腦屏障,應具有較大的脂溶性。研究表明,全身麻醉藥和鎮靜催眠藥的活性與其lgP有關,因為全身麻醉藥不是與體內的某種特異性受體結合,而可能是與腦液中的水分子形成微晶水合物,即和水分子以氫鍵連接形成一個籠狀復合物,全身麻醉藥的分子正好封閉于其中。這種微晶水合物會改變維持醒覺狀態所必須的電脈沖傳導,從而引起了麻醉作用。因而全身麻醉藥的藥效主要由其理化性質決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