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注射劑的特點和質量要求
特點 |
(1)劑量準確、藥效迅速、作用可靠 |
質量要求 |
(1)pH:注射劑的pH應和血液pH相等或相近。一般控制在4~9的范圍內 |
考點2、注射劑的溶劑
制藥用水 |
種類 |
來源及用途 |
飲用水 |
原水,天然水經凈化處理所得的水。除另有規定外,可作為飲片的提取溶劑 | |
純化水 |
(1)普通藥物制劑的溶劑或試驗用水 | |
注射用水 |
(1)亦稱為無熱原水,是將純化水除熱原所得 | |
滅菌注射用水 |
(1)要求無菌無熱原,是將注射用水滅菌所得 |
考點3、注射劑的附加劑
種類 |
名稱 |
種類 |
名稱 |
抗氧劑 |
焦亞硫酸鈉(弱酸性) |
抑菌劑 |
苯酚 |
亞硫酸氫鈉(弱酸性) |
甲酚 | ||
亞硫酸鈉(堿性) |
氯甲酚 | ||
硫代硫酸鈉(堿性) |
苯甲醇 | ||
金屬螯合劑 |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2Na) |
三氯叔丁醇 | |
緩沖劑 |
醋酸,醋酸鈉 |
硝酸苯汞 | |
枸櫞酸,枸櫞酸鈉 |
尼泊金類 | ||
乳酸 |
局麻劑(止痛劑) |
鹽酸普魯卡因 | |
酒石酸,酒石酸鈉 |
利多卡因 | ||
助懸劑 |
羧甲基纖維素 |
等滲調節劑 |
氯化鈉 |
明膠 |
葡萄糖 | ||
果膠 |
甘油 | ||
穩定劑 |
肌酐 |
增溶劑、潤濕劑 |
聚氧乙烯蓖麻油 |
甘氨酸 |
聚山梨酯20、40、80 | ||
煙酰胺 |
聚維酮 | ||
辛酸鈉 |
聚乙二醇-40-蓖麻油 | ||
保護劑 |
蔗糖 |
卵磷脂 | |
脫氧膽酸鈉 | |||
乳糖 |
普朗尼克F-68(泊洛沙姆188) | ||
麥芽糖 |
填充劑 |
乳糖 | |
人血白蛋白 |
甘露醇 | ||
甘氨酸 |
考點4、熱原的性質
熱原性質 |
水溶性 |
熱原能溶于水 |
不揮發性 |
熱原本身有不揮發性,但由于溶于水,在蒸餾時,可隨水蒸氣霧滴進入蒸餾水中,故蒸餾水器均應有完好的隔沫裝置,以防止熱原污染 | |
耐熱性 |
熱原的耐熱性較強,一般經60℃加熱1小時不受影響,100℃也不會發生熱解,但是在120℃下加熱4小時能破壞98%左右,在180℃~200℃干熱2小時或250℃、30~45分鐘或650℃、1分鐘可使熱原徹底破壞。由此可見,在通常采用的注射劑滅菌條件下,熱原不能被完全破壞 | |
過濾性 |
熱原體積較小,一般濾器均可通過,不能被截留去除,但活性炭可吸附熱原,紙漿濾餅對熱原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 |
其他性質 |
熱原能被強酸、強堿、強氧化劑(高錳酸鉀、過氧化氫)、超聲波破壞等。因熱原在水溶液中帶有電荷,所以也可使用某些離子交換樹脂吸附 |
考點5、熱原的除去方法
方式 |
方法 |
特點 |
藥液或溶劑中 |
吸附法 |
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劑,活性炭除了吸附熱原外,還有脫色、助濾作用 |
離子交換法 |
熱原分子上含有磷酸根與羧酸根,帶有負電荷,因而可以被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 | |
凝膠濾過法 |
也稱分子篩濾過法,利用凝膠物質作為濾過介質 | |
超濾法 |
一般用3~15nm超濾膜除去熱原 | |
反滲透法 |
通過三醋酸纖維素膜或聚酰胺膜除熱原,是較新較實用的方法 | |
其他方法 |
采用兩次以上濕熱滅菌法,或提高滅菌溫度和時間,微波法等 | |
容器或用具上 |
高溫法 |
對于耐高溫的用具,如注射用針筒及其他玻璃器皿,在洗滌干燥后,經180℃加熱2小時或250℃加熱30分鐘,可破壞熱原 |
酸堿法 |
對于耐酸堿的玻璃容器、瓷器或塑料制品,用強酸強堿溶液處理,可有效地破壞熱原,常用的酸堿液為重鉻酸鉀硫酸洗液、硝酸硫酸洗液或稀氫氧化鈉溶液 |
考點6、輸液的分類
分類 |
舉例 |
電解質輸液 |
如氯化鈉注射液、復方氯化鈉注射液、乳酸鈉注射液等。臨床用于補充體內水分、電解質,糾正體內酸堿平衡等 |
營養輸液 |
如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輸液、脂肪乳劑輸液等。用于口服吸收不能吸收營養的患者補充供給體內熱量、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和水分等 |
膠體輸液 |
有明膠類、多糖類、高分子聚合物等。如明膠、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聚維酮等。與血液等滲,不易通過血管壁,可使水分較長時間在血液循環系統內保持,產生增加血容量和維持血壓的效果 |
含藥輸液 |
含有治療藥物的輸液,如氧氟沙星葡萄糖輸液 |
考點7、新型靶向脂質體
類型 |
釋藥原理 |
前體脂質體 |
將脂質吸附在水溶性載體(如氯化鈉、山梨醇等,增加脂質分散面積),制成前體脂質體。適合包封脂溶性藥物 |
長循環脂質體 |
PEG修飾可增加脂質體的柔順性和親水性,降低與單核巨噬細胞親和力,延長作用時間。同時將抗體和配體結合在PEG末端,既可長循環,又可對靶點具有識別能力 |
免疫脂質體 |
表面鏈接抗體,提高靶向性。如絲裂霉素 |
熱敏脂質體 |
利用相變溫度,脂質體從膠態到液晶態,從而膜通透性增加,釋放速度增大的原理。如甲氨蝶呤 |
pH敏感性脂質體 |
利用腫瘤間質pH比正常細胞pH低,選用對pH敏感的類脂材料 |
考點8、脂質體的特點
特點 |
(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藥物脂質體靜脈注射后,主要聚集在肝、脾、肺、骨髓、淋巴結等網狀內皮系統中 |
考點9、脂質體的質量要求
質量要求 |
形態、粒徑及其分布 | ||
包封率 |
包封率=[脂質體中的藥量/(介質中的藥量+脂質體中的藥量)]×100%,通常要求脂質體的藥物包封率達80%以上 | ||
載藥量 |
載藥量=[脂質體中藥物量/(脂質體中藥量+載體總量)]×100% | ||
穩定性 |
物理穩定性 |
主要用滲漏率表示,即在貯存期間脂質體的包封率變化情況 | |
化學穩定性 |
(1)磷脂氧化指數:一般規定磷脂氧化指數應小于0.2 |
考點10、微球的用途
用途 |
(1)抗腫瘤藥物載體(如: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等) |
考點11、微囊的特點
特點 |
(1)提高藥物的穩定性;如易氧化藥物β-胡蘿卜素、易水解藥物阿司匹林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