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藥物的治療作用
分類 |
定義 |
舉例及注意事項 |
對因治療 |
用藥后能消除原發致病因子,治愈疾病的藥物治療 |
抗生素殺滅病原微生物(青霉素治療肺炎球菌性肺炎、氯喹治療瘧疾) |
對癥治療 |
用藥后能改善患者疾病的癥狀 |
解熱鎮痛藥降低體溫、硝酸甘油緩解心絞痛、抗高血壓藥降低血壓 |
補充療法 |
補充體內營養或代謝物質不足,又稱替代療法 |
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胰島素治療糖尿病 |
考點2、藥物的不良反應
凡是不符合用藥目的并給患者帶來不適或痛苦的反應統稱為藥品不良反應(ADR)。在藥物治療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不良醫學事件可稱為藥物不良事件(ADE)。
分類 |
定義 |
特點及舉例 |
副作用或 |
藥物按正常用法用量使用時,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不適反應 |
當某一效應作為治療目的時,其他效應就成為副作用。藥物的副作用隨用藥目的變化而變化。阿托品用于解痙時,會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應 |
毒性作用 |
在藥物劑量過大或體內蓄積過多時發生的危害機體的反應,通常比較嚴重 |
(2)慢性毒性反應:因用藥時間過長,藥物在體內慢慢蓄積后逐漸產生,多損害肝、腎、骨髓、內分泌等功能,包括致癌、致畸胎和致突變 |
后遺效應 |
在停藥后血藥濃度已降低到最低有效濃度以下時仍殘存的藥理效應 |
(1)服用苯二氮類鎮靜催眠藥物后,在次晨仍有乏力、困倦等“宿醉”現象 |
停藥反應 |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機體對其產生了適應性,若突然停藥或減量過快易造成原有疾病加重,也稱為回躍反應或反跳 |
長期用β受體阻斷藥普萘洛爾或可樂定降壓會產生停藥反應,如需停藥,應逐步減量,以免發生危險 |
繼發性反應 |
由于藥物的治療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
若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如四環素,由于許多敏感的菌株被抑制,使腸道相對平衡狀態破壞,其他菌群大量繁殖引起的繼發性感染,此稱二重感染 |
特異質反應 |
由于先天性遺傳異常,少數病人用藥后發生的有害反應。與藥物固有的藥理作用基本一致,其反應的程度與劑量成比例,藥理性拮抗藥救治可能有效 |
(1)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的的患者服用伯氨喹后,易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和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
變態反應 |
機體受藥物刺激所發生異常的免疫反應,引起機體生理功能障礙或組織損傷,又稱為過敏反應,反應性質與藥物原有效應和劑量無關,用藥理性拮抗藥解救無效 |
青霉素可引起過敏性休克 |
依賴性 |
反復用藥引起人體生理或心理或兩者兼有的對藥物的依賴狀態。表現出一種強迫性連續或定期用藥行為 |
(1)精神依賴,也稱為成癮性 |
考點3、藥理學基本概念
常用術語 |
定義 |
斜率 |
在效應在16%至84%區域,量效曲線幾乎呈一直線,其與橫坐標夾角的正切值,稱為量效曲線的斜率。斜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藥物的劑量安全范圍,斜率較陡的提示藥效較劇烈,較平坦的則提示藥效較溫和 |
最小有效量(閾劑量) |
能引起藥理效應的最小劑量或濃度(閾濃度) |
最大效應(Emax) |
在一定范圍內,增加藥物的劑量或濃度,其效應強度隨之增強,當效應強度達到某一值時,繼續增加劑量或濃度,藥物的效應不再發生變化,稱該效應強度為最大效應或效能,反映了藥物的內在活性 |
效價強度 |
能引起等效反應(50%效應量)的相對劑量或濃度,其值越小效價強度越大 |
半數有效量(ED50)與半數致死量(LD50) |
(1)ED50:引起50%陽性反應或50%最大效應的濃度或劑量 |
考點4、各種利尿藥的效價強度及最大效應比較
效能由大到小順序:呋噻米>環戊噻嗪=氫氯噻嗪=氯噻嗪
效價強度由強到弱順序:環戊噻嗪>氫氯噻嗪>呋噻米>氯噻嗪
考點5、藥物的作用機制
作用靶點:受體、酶、離子通道、核酸、免疫系統、基因等 | |
作用于受體 |
阿托品阻斷M受體、腎上腺素激活α、β受體等 |
影響細胞離子通道 |
硝苯地平(Ca2+)、米諾地爾(K+)、利多卡因(Na+)、阿米洛利(Na+) |
補充體內物質 |
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等 |
影響機體免疫功能 |
環孢素(免疫抑制藥)、左旋咪唑(免疫增強藥) |
非特異性作用 |
與理化性質有關。如消毒防腐藥、調節酸堿藥、蛋白沉淀劑 |
改變細胞周圍環境的理化性質 |
一些藥物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或物理作用而產生藥理效應。口服氫氧化鋁、三硅酸鎂(抗酸藥)、甘露醇(利尿)、二巰基丁二酸鈉(重金屬解毒劑)、硫酸鎂(瀉藥)、右旋糖酐(血容量擴張劑) |
影響生理活性物質 |
噻嗪類利尿藥(抑制Na+-Cl-轉運體) |
干擾核酸代謝 |
(1)抗菌藥(磺胺類、喹諾酮類) |
影響酶的活性 |
(1)激活酶活性:尿激酶、碘解磷定 |
考點6、受體的特性
性質 |
表現 |
可逆性 |
通過分子間的吸引力與受體結合,具有可逆性 |
多樣性 |
同一受體可分布于不同組織或同一組織不同區域,受體密度不同 |
飽和性 |
受體數量是有限的,其能結合的配體量也是有限的 |
特異性 |
受體對配體有高度的識別能力,對配體的化學結構和立體結構有很高的專一性,特定的受體只能與特定的配體結合,產生特定的生理效應 |
靈敏性 |
受體能識別周圍環境中微量的配體,很低濃度的配體就能與受體結合而產生顯著的效應,如5×10-19mol/L的乙酰膽堿能對蛙心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 |
考點7、受體的類型和性質
類型 |
舉例 |
G蛋白偶聯受體 |
M膽堿、腎上腺素、多巴胺、5-HT、前列腺素受體 |
配體門控的離子通道受體 |
N膽堿受體、興奮性氨基酸(谷氨酸、精氨酸)受體,γ-氨基丁酸受體 |
酪氨酸激酶受體 |
胰島素受體、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
細胞內受體 |
甾體激素、甲狀腺激素、維生素A、維生素D等受體 |
其他酶類受體 |
鳥苷酸環化酶、心鈉肽 |
考點8、受體作用的信號轉導
分類 |
舉例 |
第一信使(不進入細胞內) |
神經遞質、多肽類激素、細胞因子及藥物等 |
第二信使(胞漿內) |
(1)環磷酸腺苷(cAMP)(最先發現) |
第三信使(細胞核內外) |
生長因子、轉化因子:參與基因的調控、細胞增殖、腫瘤形成等 |
考點9、受體的激動藥和拮抗藥
(一)激動藥
類型 |
親和力 |
內在活性 |
舉例 |
完全激動藥 |
強 |
強(α=1) |
嗎啡(α=1) |
部分激動藥 |
強 |
不強(α<1) |
噴他佐辛(α=0.25) |
反向激動藥 |
對失活態強 |
苯二氮類 |
(二)拮抗藥
類型 |
親和力 |
內在活性 |
量效曲線變化特點 |
競爭性拮抗藥 |
強 |
無 |
與激動劑競爭受體,使激動藥的量效曲線平行右移,但其最大效應不變 |
非競爭性拮抗藥 |
強 |
無 |
與受體不可逆性結合。增加激動藥的劑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線的最大強度達到原來水平,使Emax下降 |
考點10、受體的調節
(一)受體的脫敏
定義 |
在長期使用一種激動藥后,組織或細胞的受體對激動藥的敏感性和反應性下降的現象 |
分類 |
同源脫敏(即特異性脫敏):只對一種類型受體的激動藥的反應下降,而對其他類型受體激動藥的反應性不變 |
異源脫敏(即非特異性脫敏):對一種類型激動藥脫敏,而對其他類型受體的激動藥也不敏感 |
(二)受體的增敏
定義 |
長期應用拮抗藥,造成受體數量或敏感性提高 |
舉例 |
高血壓患者長期應用β受體拮抗藥普萘洛爾時,在突然停藥會引起“反跳”現象,從而導致血壓升高。磺酰脲類也可能使胰島素受體增敏 |
考點11、藥物效應的拮抗作用
作用 |
定義 |
舉例 |
生理性拮抗 |
兩個激動藥分別作用于生理作用相反的兩個特異性受體 |
腎上腺素解救組胺引起的過敏性休克 |
生化性拮抗 |
一個藥物通過誘導生化反應使合用的另外一個藥物藥效降低 |
苯巴比妥誘導肝微粒體酶活性,使得同服避孕藥代謝加速,其效應會降低,導致避孕失敗 |
化學性拮抗 |
一個藥物通過誘導化學反應形成合用藥物的無活性復合物,從而使得另外一個藥物藥效降低 |
魚精蛋白解救肝素過量可引起出血 |
藥理性拮抗 |
當一種藥物與特異性受體結合后,阻止激動劑與其結合 |
H1組胺受體拮抗藥苯海拉明可拮抗組胺的激動作用 |
考點12、遺傳藥理學對藥動學的影響
藥動學差異 |
藥物 |
影響 |
注意事項 |
乙酰化作用 |
異煙肼 |
快代謝者(EM)-肝炎 |
神經炎發生率白種人﹥黃種人,需同服維生素B6 |
水解作用 |
琥珀膽堿 |
假性膽堿酯酶缺乏者 |
|
氧化作用 |
異喹胍 |
異喹胍PM-直立性低血壓 |
警惕PM |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 |
伯氨喹啉類 |
急性溶血反應 |
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以南 |
乙醛脫氫酶與乙醇脫氫酶異常 |
飲酒 |
乙醛脫氫酶或乙醇脫氫酶缺乏者面部潮紅、心率加快 |
考點13、遺傳藥理學對藥效學的影響
1.華法林活性降低:某些個體因遺傳因素導致華法林與受結合的親和力降低,從而使華法林的活性降低。
2.胰島素耐受性:胰島素受體基因突變會引起機體對胰島素產生耐受性。
3.血管緊張素I轉化酶抑制藥(ACEI)療效降低:由于ACE基因具有多態性,腎病患者在應用ACEI時,某些個體的蛋白尿和血壓均可得到明顯改善,而一些缺失型基因型的個體則無明顯改善。
考點14、時辰藥理學與藥物應用
(一)心血管藥物的時辰應用
1.硝苯地平對心肌缺血晝夜節律的影響:
硝苯地平對心肌缺血的效果上午6——12時優于晚上21——24時。
2.阿司匹林對心肌梗死晝夜節律的影響:
隔日口服阿司匹林325mg對上午6——9時的心肌梗死抑制效果較好。
3.抗高血壓藥對血壓晝夜節律的影響機制:
控制血壓的晝夜波動可以降低心血管意外的發生。硝苯地平可明顯控制血壓的節律性波動;維拉帕米能抑制心率的晝夜節律。兼有α、β阻斷作用的拉貝洛爾相比于單純阻斷α受體或β受體的藥物能更好地控制血壓的晝夜節律,選擇在早晨06:00給藥,可以較好地平穩血壓的晝夜節律曲線。
(二)平喘藥物的時辰應用
哮喘呈現晝夜節律性變化,凌晨更易誘發哮喘。因此,平喘藥釆取劑量晨低夜高的給藥方法,可以增加藥物的治療效果。例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緩釋片、茶堿類藥物具采用劑量晨低夜高的給藥方法。
(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時辰應用
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疾病時,早晨08:00時1次予以全天劑量效果好,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四)胰島素的時辰應用
胰島素降糖作用上午10:00時較下午強。對病情復雜的難治性糖尿病患者,給予胰島素泵,可維持血糖水平的相對穩定。
(五)抗腫瘤藥物的時辰應用
通過研究腫瘤與機體對藥物反應的時間規律,可以得到最優化的治療方案,不僅能發揮抗癌藥物的最大治療作用,還能減小藥物對正常組織的損傷。例如,動物實驗中阿霉素和阿糖胞苷采用起伏式給藥法,較之階梯式或均分式給藥法更好,不僅能提高療效,而且可以降低毒性,提升治療指數,對腫瘤化學治療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考點15、藥物對腎臟的毒性作用及常見藥物
毒性類型 |
代表藥物 |
急性腎小管損傷或壞死 |
氨基糖苷類、兩性霉素B、萬古霉素、阿昔洛韋 |
間質性腎炎 |
非甾體類抗炎藥、半合成青霉素、頭孢菌素、卡托普利、喹諾酮類、順鉑、關木通(馬兜鈴酸) |
腎小球腎炎 |
非甾體類抗炎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 |
腎功能衰竭 |
環孢素、磺胺類、甲氨蝶呤 |
考點16、藥物對肝臟的毒性作用及常見藥物
毒性類型 |
代表藥物 |
脂肪肝 |
四環素、甲氨蝶呤、乙醇、丙戊酸鈉 |
膽汁淤積 |
氯丙嗪、紅霉素 |
肝壞死 |
對乙酰氨基酚、呋塞米、異煙肼、苯妥英鈉、硫酸亞鐵 |
纖維化及肝硬化 |
氯丙嗪、甲氨蝶呤、甲磺丁脲 |
慢性壞死肝炎 |
呋喃妥因、左旋多巴、氟烷 |
考點17、藥物對心血管系統的毒性作用及常見藥物
毒性類型 |
代表藥物 | |
干擾離子通道和鈣穩態 |
Na+通道 |
奎尼丁、普魯卡因胺、丙吡胺、氟卡尼、普羅帕酮、利多卡因、苯妥英鈉、美西律 |
K+通道 |
胺碘酮、索他洛爾、溴芐胺 | |
Ca2+通道 |
維拉帕米、地爾硫 | |
影響細胞內Ca2+的穩態 |
強心苷 | |
改變冠脈血流和心肌能量代謝 |
腎上腺素 | |
氧化應激 |
多柔比星 | |
影晌心肌細胞的細胞器功能 |
魚藤酮 | |
心肌細胞凋亡與壞死 |
羅紅霉素、多柔比星、異丙腎上腺素 |
考點18、藥物對呼吸系統的毒性作用及常見藥物
毒性類型 |
藥物舉例 |
呼吸抑制 |
嗎啡、巴比妥類藥物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
哮喘 |
(1)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可誘發哮喘,稱為“阿司匹林性哮喘” |
藥物性間質性肺炎和肺纖維化 |
(1)甲氨蝶呤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