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壓藥的合理應用與藥學監護
降壓治療的收益主要來自降壓本身,要了解各類抗高血壓藥在安全性保證下的降壓能力。不同類別抗高血壓藥除降壓外,尚有不同的其他作用。同一類藥物有其共同作用,即類同作用,同時各藥之間作用也有不同,即個體作用,對不同患者的藥物療效或耐受性會有所差異。正是藥物的不同作用為針對不同臨床狀況者的選藥提供了依據。
(一)抗高血壓藥的合理應用
(二)抗高血壓藥的藥學監護
1.監護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所引起的干咳ACEl可引起非特異性氣道超反應性、呼吸困難、支氣管痙攣、持續性干咳、水腫。其中咳嗽多發生于夜間,或于夜間或平臥時加重,尤其是婦女或非吸煙者。
2.注意監護腎毒性,選用ACEl降低腎小球內壓力,延緩腎功能減退。但應用ACEl和ARB者可出現快速、大幅度的血壓下降或急性腎衰竭。因此,對用藥初始2個月血肌酐可輕度上升(升幅<30%)不需停藥。但如升幅大于30%-50%,提示腎缺血,應停用ACEl或減量。但雙側腎狹窄者禁用ACEl。
3.規避服用可使血壓升高的藥物
4.監護藥品對性功能的影響常用的抗高血壓藥如氫氯噻嗪、普萘洛爾、哌唑嗪、肼屈嗪、可樂定、甲基多巴、依那普利、硝苯地平可使患者性欲減退并發生陽萎;甲基多巴長期服用可致男性****增大;利血平在停藥后仍可出現陽萎、性欲減退。服用可樂定或甲基多巴常引起性欲減退。對長期應用者應規避或更換藥品。
5.監護抗血壓藥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 應用部分抗高血壓藥后由于阻滯交感神經功能,使血管無法立即收縮,直立時血液伴隨重力作用而淤積在腹腔內臟及下肢血管,使血液不易到達大腦,引起暫時性腦部缺血而易跌到、眩暈。
尿葡萄糖
(一)簡述
尿液中糖類主要為葡萄糖,在正常情況下含量極微,用一般檢測方法呈陰性反應。尿液中出現葡萄糖取決于血糖水平、腎小球濾過葡萄糖速度、近端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速度和尿流量。通常人尿糖值為0.1~0.3g/24h或50~150mg/L。當血糖閾值超過腎閾值或腎閾降低時,腎小球濾過葡萄糖量超過腎小管重吸收的最大能力時,則出現糖尿。
參考范圍:干化學試帶法 定性陰性
(二)臨床意義
尿葡萄糖(陽性)多見于:
(1)疾病 內分泌疾病、糖尿病可出現高血糖和糖尿;垂體和腎上腺疾病如肢端肥大癥,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功能性儀、13細胞胰腺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肌梗死、肥胖、肝臟疾病、糖原累積癥、胰腺炎、腫瘤、膀胱囊性纖維化等也可見。
(2)飲食性糖尿 健康人短時間內過量進食糖類,妊娠末期或哺乳期婦女可有一過性生理性糖尿。
(3)暫時性和持續性糖尿暫時性糖尿見于劇烈運動后、頭部外傷、腦出血、癲癇發作、各種中毒、腎上腺皮質激素用量過大等;而持續性糖尿多見于原發性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內分泌疾病、嗜鉻細胞瘤等。
(4)其他燒傷、感染、骨折、應用藥物(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口服避孕藥、蛋白同化激素)也可引起尿糖陽性。
關注"執業藥師"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