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劑常用的潤滑劑
助流劑:降低顆粒之間摩擦力,改善粉末流動性。
抗黏劑:防止原輔料粘于沖頭表面。
(狹義)潤滑劑:降低藥片與沖模孔壁間的摩擦力。
1.硬脂酸鎂:用量0.1%-1%.為疏水性物質,用量過大片劑不易崩解或溶出,不宜用于乙酰水楊酸、某些抗生素及多數有機堿鹽類的片劑。
2.微粉硅膠:助流劑(可用于粉末直接壓片),用量0.1%-0.3%.
3.滑石粉:助流性好,不溶于水但有親水性,附著力差,用量0.1%-3%.
4.氫化植物油:溶于輕質液體石蠟或己烷中噴于顆粒上。
5.聚乙二醇(PEG)4000或6000:水溶性。
6.月桂醇硫酸鎂:水溶性表面活性劑。
膠束與臨界膠束
一、膠束:當表面活性劑的正吸附到達飽和后繼續加入表面活性劑,其分子則轉入溶液中,因其親油基團的存在,水分子與表面活性劑分子相互間的排斥力遠大于吸引力,導致表面活性劑分子自身依賴范德華力相互聚集,形成親油基團向內,親水基團向外、在水中穩定分散、大小在膠體粒子范圍
二、臨界膠束濃度:表面活性劑分子締合形成膠束的最低濃度。當其濃度高于CMC值時,表面活性劑的排列成球狀、棒狀、束狀、層狀/板狀等結構。
在實際工作中,只要測得表面活性劑在某種藥液中的CMC,即可用于指導生產。例如,生脈散注射液的制備工藝中,需用一定量的吐溫-80作增溶劑,但其用量過多會干擾藥液療效并產生降壓和增加心率的副作用。根據測定吐溫-80在水溶液中的CMC得知其CMC為1.4×10-2g/l,故調整吐溫-80用量在0.1%左右時既能起到增溶效果,又避免了副作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