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年執業藥師考試《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考點匯總
影響藥品質量的因素
影響藥品質量的因素:環境因素、人為因素、藥品因素
1.環境因素
日光/空氣/濕度/溫度/貯存時間/震蕩
(1)日光
日光中的紫外線,對藥品變化常起催化作用,能加速藥品的氧化、分解等。
(2)空氣
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能導致藥品氧化、變質等。
(3)濕度
水蒸氣在空氣中的含量叫濕度。它隨地區及溫度高低而變化。濕度對藥品的質量影響很大。
濕度太大,能使藥品潮解、液化、變質或霉敗;
濕度太小,容易使某些藥品風化。
(4)溫度
溫度過高和過低都可引起藥品變質,特別是溫度過高時。
(5)時間
有些藥品因其性質或效價不穩定,盡管貯存條件適宜,時間過久也會逐漸變質、失效。因此,各國藥典對藥品均規定了不同的有效期。
(6)震蕩——人促紅細胞生成素(簡稱人促紅素)
人促紅素在慢性腎病和非腎病所致貧血的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但不同的配方和儲存條件變化(搬運時震動)可能會改變人促紅素二級結構,導致先前隱藏的抗原決定簇暴露或產生具有免疫原性的結構,而使促紅素具有抗原性。
這使得一些人促紅素制劑較易刺激人體產生抗體,而出現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PRCA)。
因此,人促紅素在流通、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應注意:
、俦M量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
、诶涮巸Υ妗
、矍形鹫饎。
2.人為因素
藥學人員的素質對藥品質量的優劣起關鍵性的影響。包括:
(1)人員設置
(2)藥品質量監督管理情況,如規章制度的建立、實施及監督執行;
(3)藥學人員藥品保管養護技能及對藥品質量的重視程度等、責任心的強弱,身體條件、精神狀態的好壞等。
3.藥品因素
主要指藥物本身的理化性質
1)易水解:酯類、酰胺類、青霉素和頭孢類
2)易氧化:酚類、烯醇類、芳胺類、吡唑酮類、噻嗪類
3)劑型和輔料
4)包裝材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