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的用藥注意事項與患者教育
1、建議在餐后服用亞鐵鹽,以避免胃腸反應(胃灼熱感、惡心、上腹不適和腹瀉等)。
2、食物-鐵劑相互作用①抑制鐵劑吸收的食物有牛奶、蛋類、鈣劑、磷酸鹽、草酸鹽、茶、咖啡(鞣質);②促進鐵劑吸收的食物有:肉類、果糖、氨基酸、維生素 C.
3、藥物-鐵劑相互作用①抑酸藥物(質子泵拮抗劑、H2 受體拮抗劑)影響三價鐵轉化為二價鐵,避免長期服用;
②四環素、消膽胺等陰離子藥可在腸道與鐵絡合;③碳酸氫鈉可與亞鐵生成難溶性的碳酸鐵,均影響鐵劑的吸收。
④口服鐵劑可加用維生素 C,胃酸缺乏者與稀鹽酸合用有利于鐵劑的解離。
4、療效監測監測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計數、血清鐵蛋白及血清鐵。
5、對酒精中毒、肝炎、急性感染、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消化性潰瘍者慎用鐵劑進行治療。在血色素病或含鐵血黃素沉著癥及不伴缺鐵的其他貧血患者、肝腎功能嚴重損害患者,尤其是伴有未經治療的尿道感染不宜應用鐵劑治療。
6、服藥前需要解釋①鐵劑可引起腸道蠕動減慢、引起便秘;②部分患者胃腸道反應較重,可在餐后服用;③鐵劑使大便顏色變黑,可掩蓋消化道出血。
7、預防鐵負荷過重①鐵劑在胃腸道吸收有黏膜自限現象,正常人吸收率為 10%,缺鐵性貧血者為 30%;②使用鐵制品來煎煮酸性食物,可腐蝕胃黏膜及使血循環中游離鐵過量,出現細胞缺氧、酸中毒、休克和心功能不全,應及時清洗胃腸和對癥治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