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治療
治療原則 | ||
治療原則 |
根據癲癇類型給藥;個體化給藥;單藥治療(至少≥2種單用藥治療失敗后才考慮聯用藥);小劑量起始,滴定增量,長期規律用藥 | |
癲癇首選 | ||
部分性發作(局灶性)發作 |
卡馬西平、奧卡西平、丙戊酸、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 | |
全面強直-陣攣性發作 |
丙戊酸、卡馬西平、奧卡西平、苯巴比妥、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 | |
強直或失張力發作 |
丙戊酸、拉莫三嗪、托吡酯等 | |
失神發作 |
丙戊酸、拉莫三嗪、氯硝西泮、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托吡酯、唑尼沙胺等 | |
肌陣攣發作 |
丙戊酸、左乙拉西坦、托吡酯、氯硝西泮、唑尼沙胺等 | |
癲癇持續狀態 |
急救措施:現癲癇發作患者,應立即上前扶住患者,盡量使其慢慢躺下,以免跌傷。若患者已完全倒地,可將其緩緩撥正到仰臥位,同吋小心地將其頭偏向一側,以防誤吸。解開患者約束(如領帶及繃緊的衣物等)。改為側臥可使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口水容易流出,舌根也不易后墜阻塞氣道;保暖;保持周圍安靜。 抽搐后呼吸未能及時恢復應做人工呼吸 | |
院前處理:肌注10mg咪達唑侖 入院治療:首選靜脈注射地西泮。 | ||
育齡期婦女 |
卡馬西平、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 | |
孕前3個月和孕初3個月 |
每日加用葉酸2.5-5mg | |
藥物不良反應 | ||
苯妥英鈉 |
共濟失調,視力模糊,齒齦增生,鎮靜 | |
卡馬西平 |
共濟失調,復視,肝損傷,骨髓抑制,皮疹,低鈉血癥,白細胞減少,可發生抗驚厥藥物過敏綜合征等嚴重不良反應 | |
苯巴比妥 |
鎮靜,認知障礙,低鈣血癥,葉酸缺乏 | |
丙戊酸鈉 |
胃腸道功能紊亂,脫發,體重增加,肝毒性,血小板減少,低纖維蛋白原血癥 注意:治療前半年應每1-3個月測肝功能1次,注意肝損害 | |
對肝藥酶的影響 | ||
肝藥酶誘導 |
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可能增加避孕失敗風險)、苯巴比妥 | |
肝藥酶抑制 |
丙戊酸鈉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