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與防風功用對比
荊芥與防風均微溫不燥,藥性和緩,表寒 表熱用之皆宜;且能消散瘡瘍,每相須為用,以治瘡瘍初起有表證者,或風疹瘙癢。
但荊芥輕透力強,并能宣透疹毒,以治麻疹不透;炒炭又能止血,用治吐衄下 血。而防風辛散祛風力強,善祛風而勝濕止痛、止痙,為治風通用之品,常用治外感風寒夾濕之頭痛身疼,風寒濕痹痛及破傷風等證;炒用又能止瀉,用治肝郁侮 脾,腹痛泄瀉。
麻 黃
發汗解表,平喘止咳,利尿退腫。
1. 發汗解表——用于外感風寒表實證。
本品味辛發散,性溫散寒,其氣微香,入肺與膀胱經,善達肌表,開腠理,透毛竅,發汗解表以散風寒,為辛溫發汗之峻品,被稱為“發汗解表第一藥”。主治外感風寒、腠理閉塞所致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脈浮緊的表實證,常與桂枝相須為用,如麻黃湯。
本品也可用于陽虛外感證。常與附子、細辛配伍,如麻黃附子細辛湯。
2. 宣肺平喘——用于咳喘實證。
本品又可宣通肺氣以平喘止咳,凡肺氣壅遏而致肺失宣降之咳喘證,無論寒、熱、痰、飲,有無表證皆可配伍應用,為宣肺平喘之良藥。
(1)治風寒外束、肺氣壅遏的咳喘。常與杏仁、甘草配伍,如三拗湯。
(2)治外感風寒、內有寒飲的咳喘。痰多清稀者,可配伍細辛、干姜等,如小青龍湯。
(3)治熱邪壅肺而致喘咳,高熱喘急者。可與石膏、杏仁等配伍,如麻杏石甘湯。
3. 利水消腫——用于風水水腫。
本品既能發汗解表使水濕從汗而解,又能宣通肺氣,調水道,下輸膀胱而利尿消腫,故為宣肺利尿之要藥。
治風邪襲表,肺失宣降的水腫,小便不利,脈浮的風水證,與甘草同用便可奏效,即甘草麻黃湯;也常與生姜、白術同用,如越婢加術湯。
此外,取麻黃溫散寒邪的作用,常用于風寒濕痹、陰疽、痰核等證。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