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
【藥性】苦、甘,寒。歸肺、胃、大腸、小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利濕。
【主治病證】
(1)癰腫瘡毒,咽喉腫痛,腸癰,毒蛇咬傷。(本品苦寒,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用治熱毒所致諸證,內服外用均可。)
(2)熱淋澀痛,小便不利。(本品甘寒,有清熱利濕通淋之效。)
(3)胃癌,食管癌,直腸癌。(本品有清熱解毒,消癰之效。)
【性能特點】本品苦甘性寒,清泄滲利,入肺、胃、大、小腸經。有清熱解毒、消散癰腫之功,用治咽痛、腸癰、瘡癰;還有解蛇毒、利濕、抗癌之功,可用治熱淋、癌腫及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煎湯:15~60g,鮮品須加倍。外用:搗敷(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清利,陰疽及脾胃虛寒者忌服。
野菊花和熊膽
(一)野菊花
【藥性】苦、辛,微寒。歸肺、肝經。
【功效】清熱解毒,疏風平肝。
【主治病證】
(1)疔瘡癰腫。(本品辛散苦降,其清熱瀉火、解毒利咽、消腫止痛力勝,為治外科疔癰之良藥。)
(2)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本品辛散苦降,有清熱解毒、解毒利咽、消腫止痛、疏散風熱之功。)
(3)目赤腫痛,頭痛眩暈。(本品味苦入肝,清瀉肝火;味辛性寒,兼散風熱。治療風火上攻之目赤腫痛、肝火上炎之頭痛眩暈。)
【性能特點】本品辛苦性寒,能清泄散,入肺、肝經。有清熱解毒、消散癰腫之功,是治療熱毒瘡癰要藥;又有疏散風熱之效,用治風熱感冒、咽喉疼痛、風熱上攻引起的目赤腫痛;且能平肝,可用治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
【用法用量】煎湯:10~15g;入丸散。外用:搗敷(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苦辛且寒,脾胃虛寒者慎服。
(二)熊膽
【藥性】苦,寒。歸肝、膽、心經。
【功效】 清熱解毒,明目,止痙。
【主治病證】
(1)癰瘡腫毒,咽喉腫痛,痔瘡腫痛。(本品苦寒,清熱解毒之效頗佳,還能消散癰腫。)
(2)目赤腫痛,目生翳障。(本品主入肝經,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
(3)高熱動風,小兒急驚,癲癇,子癇。(本品苦寒清熱,能涼心清肝,息風止痙。)
【性能特點】本品味苦性寒,能清能泄,入肝膽、心經。有清熱解毒消腫之功,可用治咽痛、瘡腫及痔瘡;有清肝明目、息風止痙之功,可用治肝風、肝熱。
【用法用量】內服:1.5~2.5g,入丸散,不入湯劑。外用:干摻或調敷(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味苦性寒,脾胃虛寒者慎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