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化橘紅
(一)薤白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心、胃、肺、大腸經。
【功效】通陽散結,行氣導滯。
【主治病證】(1)痰濁閉阻胸陽之胸痹證。(本品辛散苦降、溫通滑利,善散陰寒之凝滯,通胸陽之閉結,為治胸痹之要藥。)
(2)胃腸氣滯,瀉痢里急后重。(本品辛行苦降,有行氣導滯、消脹止痛之功。)
【性能特點】本品辛苦溫通,散泄滑利,入心、胃、肺、大腸經,有條達凝郁之效。上能溫通胸陽而散陰寒之凝結,是治胸痹的要藥;下可行大腸的滯氣,尤宜治瀉痢后重、胃腸氣滯證。
【配伍】薤白配瓜蔞:薤白辛苦性溫,有下氣導滯、通陽散結之功;瓜蔞甘微苦性寒,有寬胸散結、清熱化痰、潤腸通便之功。兩藥合用,共奏寬胸通陽、化痰散結之功,用治胸陽不振、痰濁閉阻所致胸痹證。
【用法用量】煎湯:5~10g;入丸散。外用:搗敷或搗汁涂(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苦溫通,散泄有蒜味,陰虛發熱、氣虛無滯、不耐蒜味者慎服。
(二)化橘紅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肺、胃經。
【功效】理氣寬中,燥濕化痰,消食。
【主治病證】(1)風寒咳嗽、喉癢痰多。(本品辛苦性溫,燥散能通,善理氣寬中,燥濕化痰。)
(2)食積傷酒。(本品能消食。)
【性能特點】本品辛苦溫化,香燥行散,入脾、肺、胃經。有燥濕化痰、理氣散寒、消食之功。善治喉癢痰多、風寒咳嗽之癥,最宜于兼食積者。
【用法用量】煎湯:3~6g;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香燥耗氣而傷陰,內有實熱者慎服,陰虛燥咳及氣虛者不宜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