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單元 理氣藥
第一節 概 述
1.性能特點、功效與適應范圍
本類藥性味多辛苦溫而芳香,主歸脾、胃、肝、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疏肝解郁、理氣寬胸、行氣止痛、破氣散結等作用。
2.配伍方法
脾胃氣滯由飲食積滯引起的,配消導藥;由濕熱阻滯者,配清熱除濕藥;由脾胃氣虛者,配補中益氣藥;由寒濕困脾者,配苦溫燥濕藥。
3.使用注意
本類藥物性多辛溫香燥,易耗氣傷陰,故氣陰不足者慎用。
第二節 具體藥物
橘皮
理氣健脾:善理脾胃氣滯。應用:脾胃氣滯證、胃氣上逆證、防滋補之品礙胃氣。
燥濕化痰:痰濕壅肺證。
橘皮配半夏、茯苓:燥濕化痰,理肺氣壅滯,應用于痰濕壅滯證。
青皮
疏肝破氣:歸肝經而破氣力強。應用:肝氣郁結諸證。
消積化滯:食積氣滯證,氣滯血瘀證。
注意:孕婦慎服。
枳實
性味:苦、辛,微寒。
破氣除痞:食積氣滯,脘腹痞滿證,便秘。
化痰消積:痰濁阻滯,胸脘痞滿證。
枳實配厚樸、大黃:行氣破結,瀉熱通便,用于熱結便秘、腹痞脹痛。
附:枳殼:未成熟果實。與枳實相似,唯作用較緩。長于理氣寬胸,消脹除痞。用于胸腹氣滯,痞滿脹痛等證。
木香
功效: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應用:
(1)脾胃氣滯證。本品善行脾胃之滯氣,既為行氣止痛之要藥,又為健脾消食之佳品。
(2)瀉痢里急后重。本品善行大腸之滯氣,為治療濕熱瀉痢里急后重之要藥,常與黃連配伍,如香連丸。
(3)腹痛脅痛,黃疸,疝氣疼痛。
(4)胸痹。
沉香
性味:辛、苦,溫
行氣止痛: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證。
溫中止嘔:胃寒嘔吐、呃逆。
納氣平喘:下元虛冷、腎不納氣之氣逆喘息。
注意:后下,孕婦禁用。
川楝子
性味:苦,寒。有小毒。
行氣止痛:①肝郁化火,脅肋脹痛;②肝胃不和、脘腹脅肋作痛及疝痛,屬肝經有熱者。
殺蟲:蛔蟲腹痛;頭癬。
川楝子配延胡索(金鈴子散):行氣止痛,疏肝泄熱,應用于肝郁化火,脅肋脹痛。
烏藥
功效:行氣止痛,溫腎散寒。
主治病證:寒凝氣滯胸腹諸痛證,尿頻遺尿。
荔枝核
行氣散結,散寒止痛:①疝氣痛,睪丸腫痛;②痛經,產后腹痛;③肝胃不和胃脘久痛。
香附
功效:疏肝解郁,調經止痛,理氣調中。
應用:
(1)肝郁氣滯脅痛,腹痛。本品為疏肝解郁,行氣止痛的要藥。
(2)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本品疏肝解郁,行氣散結,調經止痛,為婦科調經之要藥。
(3)氣滯腹痛。
佛手
功效: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
薤白
通陽散結:胸痹證之要藥。
行氣導滯:腸胃氣滯,瀉痢里急后重。
薤白配瓜蔞:通陽散結,行氣寬胸,應用于寒痰阻滯、胸陽不振、胸悶胸痛。
現代治冠心病、心絞痛:再配川芎、紅花、赤白芍。
柿蒂
特點:善降胃氣而止呃,為治呃逆之要藥。
降氣止呃:呃逆證。
配伍丁香、沉香、代赭石、旋覆花等。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