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藥之香附
【來源】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莖。
【性味歸經】辛、微苦、微甘,平。歸肝、三焦經。
【性能特點】本品辛散苦降,微甘能和,性平不偏。入肝經而善疏肝,人三焦經而善理氣,故為疏肝理氣之佳品,被李時珍譽為“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肝氣舒暢,氣血和順,則月經自調,疼痛可除,故又為調經止痛之要藥。
【功效】疏肝理氣,調經止痛。
【主治病證】
(1) 肝氣郁滯之胸脅、脘腹脹痛,疝氣痛。
(2)肝郁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
(3)脾胃氣滯,脘腹脹痛。
【配伍】香附配高良姜:高良姜辛熱,功善散寒止痛、溫中止嘔;香附辛平,功善疏肝理氣止痛。兩藥相合,既溫中散寒,又疏肝理氣,且善止痛,治寒凝氣滯、肝氣犯胃之胃脘脹痛效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調敷或作餅熱熨用。醋制止痛力增強。
【使用注意】本品雖平和,但終屬辛香之品,故氣虛無滯及陰虛血熱者慎服。
【藥理】本品能抑制子宮、胃腸及氣管平滑肌,并有促進膽汁分泌、解熱、鎮痛、抗炎、降血壓、強心及抑菌等作用。
理氣藥之木香
【來源】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
【性能特點】本品辛香溫通,苦燥而降,主人脾、胃與大腸經,兼人三焦與膽經。能通理三焦,尤善行腸胃氣滯,為行氣調中止痛之要藥,腸胃氣滯兼寒者用之最宜。’
【功效】行氣,調中,止痛。
【主治病證】
(1)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
(2)下痢腹痛、里急后重。
(3)脾運失常、肝失疏泄之脅肋脹痛、泄瀉。
(4)脾虛氣滯之食少吐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人丸散。生用專行氣滯,煨熟用實腸止瀉。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香燥,能傷陰助火,故陰虛火旺者慎服。
【藥理】本品有調整胃腸運動、促進消化液分泌、抗消化性潰瘍、促進膽囊收縮、松弛支氣管平滑肌、鎮痛、抗菌、降血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關注"執業藥師"官方微信報名時間、保過課程、試題信息!
執業藥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QQ群: |
---|
相關推薦: